日至日,由县委组织部副部长同志带队,组织各镇主管党务工作的副书记共计人到市对农村两委“一制三化”管理工作进行学习考察,先后听取了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市委常委、组织部长、副部长和镇党委书记四位同志关于实施“一制三化”的经验介绍,并参观了市崇义二街、村两个村实行“一制三化”的情况。受到了很大的教育和启示。
一、“一制三化”的形成及基本内容
市是市所辖的一个县级市,共有22个乡镇,502个行政村,有农村党支部502个,农村党员20200名。该市实施“一制三化”大体上经历了探索、试点和全面推开三个阶段。年第五届村民委员会换届后,该市有467个村产生了村委会,新的村委会产生后,部分两委班子工作不够协调,据统计,当时有48个村不能正常开展工作,有100多个村党支部不能较好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在个别村甚至发生了支部书记和村主任抢公章、抢公车、争权夺利等严重问题。面对选举后出现的这一新情况,他们带领组织部研究室和组织科的同志到山东考察学习农村干部管理经验,在认真借鉴吸取经验的基础上,从制度化建设入手,提出了理顺农村“两委”工作110条,并在全市积极运行,收到了一定成效。一名新华社记者闻讯后,认为这是涉及当前农村领导体制改革的重大问题,便在“国内动态清样”做了情况反映,胡同志阅后作了重要批示,随后中组部副部长、省委组织部副部长等领导同志多次到市调研,提出了很多指导性意见。市委组织部和市按照领导要求对“110条”多次进行了修改和完善,最终归纳为“一制三化”,即党支部领导下的村民自治运行机制;支部工作规范化,村民自治法制化,民主监督程序化。其核心要求是:“两委联席决策,群众全程监督”。“一制三化”的基本内容是:“四项机制”和“十二项规范”,即:核心领导机制、制度约束机制、教育管理机制、考核评议机制;支部自身建设、党员大会、两委联席会、村委会重大事项向党支部请示报告、民主选举、民主决策、依法办事、村民管理、村务公开、民主议政日、民主评议村干部、会计委托代理。“一制三化”的运作方式为:“6324”,即“六会议事”、“财务三审”、“公章双签”、“四项监督”。“六会议事”是指支委会、村委会、两委联席会、党员大会、村民代表会、村民大会;“财务三审”是指村主任审查、村民理财小组审核、支部书记审批;“公章双签”是指村委会公章使用由支部书记、村主任同时签字,记录在案;“四项监督”是指采取村务公开、民主议政日、民主评议村干部、会计委托代理四种主要形式对村务工作进行全程监督。
“一制三化”的根基是:
①党在农村的领导核心地位不动摇;
②明确党支部书记为村“一把手”;
③谁说也不算,群众说了算。
“一制三化”产生的依据是:
①《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③《省村级民主管理条例》。“一制三化”制度在从年月开始试点,年月全面推开,年进一步修改完善,年月中组部以文件形式转发,给予了认可。
二、市推行“一制三化”取得的成效
一是农村党支部工作得到了进一步规范,较好地解决了党支部“专权”的问题。在完善和落实两委联系会议制度和村委会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度的同时,“一制三化”又进一步完善和落实了支部自身建设制度和党员大会制度,明确了党支部的工作职责,改进了支部的领导方式,加强了党员教育管理,发扬了党内民主,增强了支部工作的活力,较好地解决了党支部的“专权”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