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作文网 >> 应用文写作范文 >> 工作报告 >> 开题报告 >> 正文
学校口语交际课程的开题报告

教学,用好教材,实现口语交际课堂的最优化。

(2)结合识字、写字、阅读教学、写话、习作的各项教学,将口语交际能力培养渗透到语文课堂的每一个适当时机中。

(3)探究口语交际课如何与语文学科的其他训练或与课外活动教育及生活实际密切结合。

(4)初步构建口语交际课的教学模式。

2、研究的方法

本课题研究在教学常态下进行,主要运用自然实验法、调查法、个案分析法、文献研究法、经验总结法等方法,以达到“总体求善、局部求真”。

六、课题研究的过程

1、领导重视,组织有序。

根据区教育局陶新强副局长在本课题开题动员会上的指示精神,杨汉东校长率曾红斌副校长等学校领导班子成员旗帜鲜明地确立了本课题研究在学校常务工作中的重要地位,拟定了“机构健全、队伍团结、程序规范、科研创新、经费确保”的工作方针。在学校管理上做到“三个确保”,即:人员确保、课时确保、经费确保。领导班子在课研指导管理上做到“三个一”,即:校长每学期参加1次阶段性总结会,主管教学的副校长每月参加1次研讨会,课题主持人每周检查1次课研活动开展情况。

在曾红斌副校长和罗汉雄主任的具体领导下,我校课题研究实验小组按照计划,工作有序地开展了“五个一”的研究工作,即:每周一次小组学习(包括:理论学习、技能训练),每月一次经验交流(包括:听课、评课、谈经验、谈心得),每学期一次校级以上的成果汇报活动,每年举行一次专项测试,每学年组织一次经验总结及资料汇总活动。

2、分工明确,责任落实。

为了开展好本课题研究,我们对研究重点及内勤事务进行了明确的分工。研究重点的分工有:罗汉雄、陈运兴、杨桂梅、黄菊梅老师重点研究如何在阅读和写作教学中提高高年级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梁晓燕老师重点研究如何上好中年级的口语交际专题课;古秀花老师重点研究如何在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内勤事务的分工有:罗汉雄主任负责档案的收集与整理;陈运兴老师负责文本资料的整理;杨桂梅、黄菊梅(后来增加)老师负责搜集相关的教育教学理论资料、古秀花老师负责课件制作;肖小坚(后来调离)、梁晓燕(后来增加)老师负责音像资料的制作。三年来,小组内部团结一致,既分工又合作,各位老师工作重点明确,工作态度认真,工作责任落实。

3、分步实验,层层深入。

全期分三个阶段进行,每一阶段都定有研究目标和内容,彼此之间呈螺旋上升,层层深入。主要有:

第一,准备阶段(2004年3月~2004年4月)

主要是成立课题领导小组和实验小组,确定研究对象。组织教师系统地学习了有关《语文课程标准》及教育学、心理学等理论知识,学习了区级主课题的实验方案,组织学习现代教育教学理论、课件制作技术、教育分析统计理论及课题教育理论,为课题研究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基础。

第二,实施阶段(2004年5月~2007年2月)

此阶段历时较长,我们分如下三个层次进行:

第一层:(2004年5月~2005年1月)练好教师基本功,组织教师每周学习信息技术2小时,每学期参加兄弟学校课题研究经验交流活动一次以上。在教学实践中重点探索了在课堂中创设口语交际情境的途径,改变了学生怕说、厌说的倾向,使学生敢于表达。

第二层:(2005年2月~2006年1月)组织实验教师进行课件制作竞赛及外出到兄弟镇同课题组观摩学习。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 下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我国校园心理健康教学行动钻研开…
       学校自主探究型教学开题报告
       森林旅游应防范的危险开题报告
       迎接党十七大市五年发展成就总结
       团支部学习十七大精神团日活动总…
       学习党十七大7大精神计划
       学习十七大总结
       贯彻党十七大精神读书班总结
       区安监局学习党十七大精神计划
       党十七大精神学习计划
     
    乡镇社区科学发展观开展方案
    供电局安全生产意见
    科技局干部个人述职报告
    市领导讲话计生会
    对干部考察反馈的几点思考
    中学生清明节演讲稿
    交通局局长争做文明交通人签名启…
    农业合作社发展现状
    单位公务用车货币化改革意见
    电力公司财政部总结
    中小学校舍收费优惠实施意见
    加强春季学校安全管理工作意
    学校安全督查情况报告
    提高学校安全管理水平工作意
    学校周边安全预防工作方案
    学校安全单位总结
    中小学校舍安全专题调度会召
    如何理解演讲口语表达艺术?
    教育局发展学校管理交流材料
    教育局加强学校管理交流材料
    开题报告

    Copyright 2010-2012 © 中国作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