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来欠款等措施,保证了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工资及时足额发放,保证了正常运转的资金需要,社会保障资金做到了及时发放,通过对信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城市建设等重点工作给予资金支持,有力维护了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 第四,加大深化各项财政改革工作力度,提高财政管理水平。一是继续推进财政支出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完善了会计集中核算制度,规范了会计集中核算程序,统一了支出标准,从制度上解决了财政资金被截留、挤占、挪用问题;继续深化政府采购制度改革,进一步扩大了采购范围,包括了货物、工程和服务三大类别,拓宽了采购领域。全县实现政府采购支出709万元,综合节支率11.2%。二是继续推进农村税费改革试点。认真做好深化农村税费改革工作,全面落实“一免两补”惠民政策。把“一免两补”工作的有关政策通过电视、公告、宣传单等多种方式认真落实到每个农户,财政部门抽调30多人参与全县的粮食直补资金发放工作,使粮食直补资金发放工作得以有序进行。三是积极争取城镇社会保障体系试点资金。财政、劳动等各有关部门紧密配合,严把企业上报材料关,已完成上报审批并轨国有企业22户,并轨职工2626人,争取上级补助资金870万元。 第五,加大财政监督检查工作力度,整顿和规范财经秩序。一是加大对非税收入监督检查工作力度。重点检查了是否存在挤占、挪用、串用的问题;是否存在擅自设立收费项目、提高或降低收费标准、扩大收费范围、搭车收费问题;是否按规定使用省财政部门印制的收费票据等内容。二是加大《会计法》执法检查工作力度。针对检查中暴露出的问题,实行了严格的会计上岗“准入证”制度。举办了多期财会从业人员培训班,提高了财会人员的业务技能和业务素质。三是认真组织开展三项清理工作。对党政机关用公款为干部职工购买商业保险、党政干部拖欠公款以及统一着装进行了清理整顿,对公款购保险问题进行整改,对清理出的欠款进行收回,对违规着装按规定进行了收缴封存。 过去的一年,县政府和财税部门围绕县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各项工作任务,大力发展经济,支持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效。但预算执行中仍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是:自身组织收入能力低,收入净增长额度较小;个别企业和单位部门利益意识严重,拖欠税款和坐收坐支应缴财政收入的现象时有发生;财政资金紧张,树立过紧日子思想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对于这些问题,县政府有决心在2008年切实采取措施,逐步加以纠正和解决。 二、2008年全县预算草案 2008年是五年财政振兴计划的关键一年。虽然我县财政仍很困难,但今年的财政工作面临着较为有利的宏观环境。经过近年来的不懈努力,全县经济结构调整步伐加快,财源建设卓有成效,一批招商引资项目已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为扩大经济总量,壮大财政经济实力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财政改革进一步深化,财政管理水平不断提高,为加快公共财政建设步伐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根据上述形势分析,依据全县国民经济发展计划,2008年全县预算编制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县委十三届三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建设财政富县工作目标,充分发挥财政职能,继续深化财政改革,依法加强财税征管,实现财政收入稳定增长,调整和优化支出结构,切实做到“四个确保”,努力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量入为出,确保实现预算平衡。 根据上述指导思想,2008年全县财政预算安排如下: 全县全口径财政收入安排8,081万元,同比增长13%。其中:上划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