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来丰富自己,又用丰富的生活和知识来促进研究性学习质量地提高,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成为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世界,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社会,用自己的头脑去判断生活,用自己的知识去创造价值,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情感。丰富自己的基本形式和策略很多,而丰富自己的本身,就是一种自主研究,教师一定要帮助学生把握好这个“度”。
(三)组织群体互动的策略
在接受性学习过程中,师生之间的一问一答,答者绝对是好学生,绝对是少数,多数人是旁观者,其他学生心里开了“小差”,也无人问津。而研究学习则不同,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人人都是研究的参与者,个个都是主人。教师要善于通过合作研究的形式,达到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合作研究性学习不是形式主义,当然也有把几个学生凑在一起,交头接耳讨论一下就算合作学习了,这就是另外一个问题了。真正的合作性研究学习是有质的规定性的。它是指学生在小组或者团队中,为完成共同的学习任务,有明确责任分工而互相学习。它是受一定理念制约的,这就是说合作研究性学习必须有共同的任务,每个人都要承担起自己的责任,是学习的主人,而不是旁观者;学生之间必须相互支持、配合,面对面的互助学习;期望所有的学生都能进行有效的沟通,建立并维护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信任,有效的解决组内的冲突,对于个人完成的任务进行分工, 对共同活动的成效进行评估,寻求提高其有效性的途径。在弄清合作研究性学习要义后,我们就要着力在它的价值取向上下功夫。合作研究性学习首先是培养合作精神,懂得合作是人类共存的重要条件,是培养人际沟通、人际交流的能力与合作的心态的重要手段,合作学习的价值是它能有效地解决一个老师面对巨大差异的学生时,面临的困境,老师就一个,而学生不仅多而且差异又那么大,所以合作学习,能通过班内分组来解决老师面临的困境,另外合作学习能把个体竞争转化为小组竞争,克服个体竞争带来的冷漠、狭隘、自私、孤僻的心理,只有合作学习,才能进一步培养学生团队意识,竞争精神和正确的竞争理念。合作学习离不开目标,离不开条件。首先要培养学生的合作动机,合作是时代的精神,合作意味着学生要有开放的心态,进取的意识,改变现状的决心,合作特别意味着学生要有一种包容的心,在研究中如果不能很好地参加合作,就意味着学生在生活和知识面前放弃、容忍、退让、妥协;在合作中培养学生负责任的品质是非常重要的,培养学生的责任感,集体责任,个人责任是合作学习的一个重要内涵,它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不是老师一下子教出来的,而是学生一点点悟出来的。比如说,在解决25×16的八种计算方式时,一种也说不出来的学生,就会愧对自己的责任。培养学生合作沟通与交流的能力,这个能力是极其重要的,只有沟通与交流学生之间才能做到相互影响,在沟通交流中既相信自己又尊重别人,使学生懂得根据一个道理争辩时,可以据理力争互不相让,但是这些毫不影响同学之间的团结友谊。合作性学习重点是问题发现和问题解决,这是一个任务的两个方面。比如说,综合活动课的远离《沙尘暴》讲怎样爱护环境,保持植被,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因为沙尘暴给人带来了生态灾难,由此学生可以联想到,江河污染,空气浑浊,这些都是由于发现问题而产生的吸引力延伸出来的,学生就会从多角度研究解决问题的办法,使学习任务得到分解,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做到相互合作相互支持。又比如说,现在交通工具很多,怎样归类,怎样选择,都是属于问题。“前进中的鞍山”,前进的标志是什么?在哪些方面鞍山有突出的变化,这样有吸引力的问题,同样是可以通过分解任务相互合作来完成的;研究性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