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自己的习作
以“注意发挥教师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为重要指导思想编写的新教材,尤其是《语文读本》,还给教师展示自己的学识、才华、个性、爱好兴趣提供了一个广阔的空间。如能将教师的“下水作文”和学生习作与读本中的相关篇目作对比阅读,往往出乎他的意料,激发他们的兴趣,收到较好的效果。事实是学生对此表现了空前的热情和浓厚的趣味。这种形式,至少有如下几种客观效果:
1.大大提高了教师和学生优秀习作者在学生心目中的威望和地位。
2.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包括课外阅读的兴趣,写作尤其是改作的兴趣,评析作品的兴趣。
3.激活了学生本来处于“待机状态”下的语文潜能。
(四)将《语文读本》的学习延伸到班会、团队活动以及其他课外活动
我国语文教材向来强调选文的育人功能。过去的教材曾有过“片面强调选文的政治性”“片面强调课文的思想教育功能”的缺点。新教材克服了这些缺点,但这并不否认对新教材选文的育人功能的挖掘。恰恰相反,新教材重视从多方面多角度挖掘选文的育人功效,比如从思想教育方面、艺术审美方面、文化熏陶方面。新教材为教师开展解决学生某方面思想问题的班会、团队活动提供了丰富和有效的材料。如徐訏《谈金钱》、王则柯《钱》可以用作轰击学生错误金钱观的弹药,汪国真的《友情是相知》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友谊观,食指的《相信未来》可以驱散学生心中迷茫的烟雾等等。至于读本中选录的哲理诗,其作用就更大了。“开展个性和特长教育是我国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必然趋势。”我们的语文教学“除了重视面向全体学生外,还应该重视学生的个性和特长的发展”。“《语文读本》是一座混生有色金属富矿,其中含有极其丰富的专题内容,比如中国古代散文史、中国古代诗歌史、外国文学名著鉴赏、实用修辞、实用文写作、汉语语法等等。这些内容稍加提炼或者过滤就是很好的文学社、文学兴趣小组、读书报告会的讲座教材。教师可以利用它们举办文学沙龙、文学讲座,以提高学生的文学知识水平、文学鉴赏水平、文学写作水平。
(五)将《语文读本》的学习延伸到更深广的课外文学阅读
《教学大纲》强调,语文教学“要密切联系社会生活,注意开发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学资源。要强调课内外的沟通”。《语文读本》本身就是课堂语文教学伸向课外的一根触角,是语文走出象牙塔走向生活大世界的一块有力跳板,因此它的学习,更应该注意向课外延伸的原则。《语文读本》的封面设计就含情脉脉地表达了这一“心愿”。设计者淡化作为主体背景的《清明上河图》,而凸显了读本编者要向广大师生推荐介绍的各种文学刊物:《人民文学》《作家》《作品与争鸣》《名作欣赏》《中篇小说选刊》《散文》《博览群书》《世界华文文学》《译林》等等,就是要求教师向学生推荐阅读上述文学刊物。事实是,我们可以利用《语文读本》的封面将学生引入阅览室中的层次较高的优秀文学刊物的广阔天地。另外,教师可以通过介绍《语文读本》选文的出处向学生推荐优秀文学、学术刊物以及文学作品集。如许墨林《大佛的沉思》选自《钟山》,宋晓梦《访西安古城墙》选自《当代》,正之的《怎样读一篇文章》选自《语文学习》,教师可在学习介绍以上文章时顺便介绍推荐以上三种刊物;《雨的随想)选自《汪国真诗文集》,《老屋窗口》选自《文化苦旅》,我们在学习介绍以上文章时,可以建议学生阅读文章选自的两部文集——当然这种建议应该是切合学生实际的。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研究成果
一、 成果综述
1.通过对如何正确认识语文教学中工具性和人文性的辩证关系的研究,我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