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造党内不同意见平等讨论的环境,鼓励和保护党员讲真话、讲心里话”,是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提出的重要论断。营造党内不同意见平等讨论的环境,对于保障党员的民主权利,调动全党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保持党的生机和活力,推进党的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
在共产党内部出现不同的意见和分歧,是合乎规律的正常现象。毛泽东同志曾说:“党内如果没有矛盾和解决矛盾的思想斗争,党的生命也就停止了。”所以,问题并不在于党内会不会产生不同意见,而在于如何认识和对待不同意见,能不能营造一个不同意见平等讨论和坦诚交流的宽松环境与良好氛围。
营造党内不同意见平等讨论的环境,是保障党员民主权利,实现党内生活民主化的要求。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实现党内民主的基础和前提,是全体党员不论职位高低、职业异同、资历深浅,都处于平等地位,都享有完全平等的权利。党内民主的实质,就是在党内生活中,每个党员都享有自由、平等地直接或间接参与决定和管理党内事务的权利,包括发表不同意见的权利。要把党章赋予党员的民主权利,诸如党员对党内事务的知情权、参与权,对党的决策的讨论权、表决权,对党的工作的建议权、倡议权,对党的干部的批评权、评议权、监督权和罢免权,以及申诉权、辩护权和意见保留权等落到实处,必须有一个党内不同意见平等讨论的环境。只有在自由地发表看法、平等地交换意见的基础上,广大党员才能以主人翁的姿态积极参与到党的工作和党内事务中来,正确行使党员的民主权利,及时发现和纠正党内出现的各种问题与失误,保证党内各种机制的有效运行。没有党内不同意见的平等讨论,党员的民主权利得不到充分行使和可靠保障,就谈不上真正的党内民主。
营造党内不同意见平等讨论的环境,是集中全党智慧,推进党的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要求。任何一个党员,不管他的知识和经验多么丰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总是有限的,而多数人的意见和认识,总比一个人的更全面、更正确。我们党有6900多万党员,分布在全国各地和各条战线的340多万个基层党组织中,怎样才能把全体党员的聪明才智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集中起来呢?最重要的是靠民主集中制。要坚持和贯彻好民主集中制,首要的一条就是必须允许党员在自由、平等的基础上,就党的重大问题和决策发表意见。只有营造一个党内不同意见平等讨论的环境,才能促使广大党员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开展不同意见的平等讨论和坦诚交流,才能不断提高认识,统一思想,保证民主决策、科学决策。如果没有一个民主宽松的环境,广大党员不能充分发挥参与和管理党内事务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就会造成个人或少数人说了算的局面,党的决策难免不发生失误。
营造党内不同意见平等讨论的环境,是进一步解放思想,形成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的要求。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开拓创新,一个十分重要的条件就是要营造党内不同意见平等讨论的环境。只有在这样的环境下,广大党员才能放下包袱,敞开心扉,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才敢讲真话、讲心里话,才能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新见解、新观点和新思想。如果没有一个好的环境,党员每讲一句话都瞻前顾后,顾虑重重,怎么能在党内形成一个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的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又怎么能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
营造党内不同意见平等讨论的环境,是关系党的事业兴衰成败的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