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环境教育构建特色名校
——xx镇中心学校德育工作情况总结汇报
xx镇中心学校始建于1979年,初名为“xx公社中学”,一度更名为“xx镇第一中学”,后因学校邻近316国道,厥水河大桥东头,于1988年又更名为“xx镇桥头中学”,随着xx初中的定点到位,1996年学校又更名为“xx镇第一初级中学”,简称“xx一中”,2002年再次更名为“xx镇中心学校”。本校是原襄樊市十三所重点初中之一。学校现有教学班25个,其中七年级8个班,八年级8个班,初三年级9个班,在校学生2207人,是xx镇办学规模最大,教学设施最先进,教育环境最优雅,师资力量最雄厚的初中。
近年来,我校加大了扩大办学规模,改善办学条件,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步伐。学校占地50450平方米,合75亩多,校园绿化面积9333.06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10743平方米。目前学校建有教学楼1栋,实验楼1栋,学生宿舍楼3栋,餐厅1栋,科教楼1栋、篮球场1片、400米标准环形跑道、300米煤渣跑道及超市等附属设施。同时建有先进的理、化、生实验室、多媒体教室、语音室等现代化教学设施及校园网络。学生用机已达到160台。
为强化治理,工作中我校不断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按照新时期教育发展的要求,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不断深化学校治理模式的改革,形成了优良的校风、教风和学风,形成了民主决策、科学治理的机制,充分开发利用现代化教育资源,突出德育工作的首要地位,以课程改革和教学改革为中心,不断完善各项评估体系,使之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大力实施“科研兴校”战略,加快对外交流步伐,提高学校办学档次,在各方面均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和辉煌的教育成果,在环境建设育人方面也取得可喜成绩。
一.优化环境建设,陶冶健康情操。
①加强校园规划建设,进一步优化育人环境。
校园布局合理,设计新奇别致,环境清幽温馨,是学习的好场所。校园内设有标准国旗台、校训,《中学生守则》、《规范》、《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均有上墙,教学楼上张挂名人名言,班级挂有国旗和班训。学校绿化规划布局合理,品位较高,通过环境熏陶,起着潜移默化作用,师生们进一步形成了“学校是我家,我爱我的家”的思想。
②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培养同学集体荣誉感。
学校重视校园艺术节活动和校运会,连续两年均获得镇中学生运动会第一名的好成绩,党支部、政教处、团委会结合每年“三八”节、“五%26#8226;一”、“五%26#8226;四”、“六一”少先队活动、“七一”纪念建党系列活动、教师节、国庆节、纪念“一二九”运动、庆元旦系列活动,举行青春迎面接力赛、篮球赛、校园“十大歌手”赛、师生书画展、手工制作比赛、诗朗诵、故事演讲比赛、猜迷语、联欢晚会等活动,寓教于乐,进一步加强对学生的社会主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
③发挥课堂主渠道,各学科渗透德育教育。
学校要求教师在各学科教学中,力求挖掘教材思想教育内容,并把它作为制定教学计划,评定课堂教学,评价教学工作的重要方面,非凡是政治课思想教育,历史课近现代史教育,地理人文教育等作为重点,形成全员育人,全程育人的良好教育局面,思想教育成效显著。
④推行小组互助制度,促进全体学生共同进步。
实行小组互助是提高班级学习治理的重要途径,是良好班风、学风形成的一剂良药,我们以八(7)班推行“优秀红旗手”,八(5)班小组“互助学习”结构制度进行交流和推广,在三个年级建立小组互助制度,把学习、纪律、卫生、出勤等纳入小组评选内容,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