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局优化经济环境情况汇报
精神,建设项目实行联合审批,将局系统内的所有行政许可项目统一纳入“三个小组”实行联合审批,实行“一次踏勘、一次告知、一次审核、一套资料、一个口子收费、一次发证”,把完善基本建设项目审批服务链摆在重要位置,在局系统内理清基本建设事项的“审批链”和有关基本建设事项的“审批连接点”,按基本建设审批关联项目的内在规律进行归类合并,最大限度地减少每个审批事项的内部流转环节,缩短审批时限,树立了“低门槛、高效率、重服务”的工作理念,形成了规范顺畅的一站式服务新格局。三是缩短政务服务时限。把以前审
批涉及到的收费集中到服务窗口一次性专人收取,使业主缴费程序由多次减少到一次。初步设计审查项目的办理,资料齐全,即到即办,当场办结。四是提高政务服务效率。加强与项目业主和并联审批各单位、股室的协调和衔接,提高工作效率,对于具备联审条件的项目,及时组织现场踏勘和并联审批会,对项目业主和各参与单位提出的相关问题,按照有关政策进行解答和处理,使基本建设项目的报建,从施工图审查备案、申报资料的一次性告知及联合审批,到施工许可证发放,全过程得到有效链接,行政审批效率得到切实提高。——构建公平的市场环境。进一步规范建设产业发展,坚持内外结合,努力构建公平的市场环境。一是规范建设市场。开展全县建筑和房地产开发市场专项治理,规范建设市场秩序。针对专项整治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予以大力整治,从而使审批操作更加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二是加强效能建设。对局机关的行政审批、发证、收费、罚款、培训等行政行为实行每月检查、季度讲评、年度考核。实行信访投诉“三联单”制度。局长率先在电视公布投诉和办事承诺热线电话,对群众投诉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复。同时,还建立内外互动监督工作机制,以暗访活动和不定期抽查作为行风效能建设推进器,不定期对全系统的行风效能建设进行监督,把暗访活动及抽查情况在建设工作会议上当场讲评,对一些影响系统行风效能建设的单位和个人提出批评,有效促进了机关效能建设。三是接受社会监督。主动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投资开发商,加强对建设活动事前、事中和事后的全程监督。如就城市建设、政务服务、机关作风、廉政建设、办理和答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建议提案等工作,认真征求多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同时召开座谈会,对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投资商的意见及建议,做到虚心接受,认真整改,制订措施,及时回复。并设立举报箱,公布举报电话,广泛接受社会监督。
《建设局优化经济环境情况汇报》,欢迎阅读建设局优化经济环境情况汇报。
环境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