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是生产力,没有环境的不断改善,就没有通山的进一步发展。尤其是我们建设部门要持之以恒地把创环境作为抓经济、促发展的切入点和重要载体,努力在引深上下功夫,在创新上作文章,最大限度地把环境的效益发挥出来。引深创环境,要害要具体化、抓实效。
——建设美丽的城市环境。一是推进扩城建设改造。积极做好大广、杭瑞两条高速公路、绕城公路、核电公路、人民医院搬迁、阮家湾商贸城、青山城等项目的协调服务工作。推进老一中改造、月亮湾水岸花园、中康大酒店等项目建设;按照局领导包保联系全县重点项目建设责任制度,分工负责,协调合作,共同做好建设局牵头的4个全县重点项目建设工作。围绕“1234”工程,抓好落实。“一带”是改造新城区绿化带;“二路”是建设九宫路配套工程、社区泥路和下水道整治工程;“三厕”分别是在农业局、汽运西站对面、卫生局和疾控中心之间建三座公厕;“四项工程”分别是光荣院扩建工程、垃圾中转站及处理场建设工程、污水收集管建设工程和洋都小桥拓宽改造及河道整治工程。二是抓好文明卫生创建。主要是着力实施“五大工程”,即净化工程、亮化工程、绿化工程、美化工程、序化工程。组织开展了建设局“12319”净化家园大行动,全局百余名干部职工统一佩戴行动标志,从去年7月开始,假期不休息,重点围绕对车辆停放、建筑垃圾抛撒、广告设立、临街早餐、牛皮癣、洗车、通羊河卫生等开展专项整治,通过连续数月的集中整治,使城区市容市貌焕然一新。加快城市亮化建设。督促临街各单位做好建筑物立面清洗,配合社区搞好垃圾屋建设。加大公共绿地建设力度,严格审查各单位绿化覆盖率,督促其落实达标。严格审查户外广告设置,核发临时工程许可证。同时清理人行道广告,逐步实现所有门店广告大小一致,整洁划一。三是加快秀美乡村建设。认真完成了省定7个社会主义新农村规划编制,并按20字方针要求,加快了新农村建设;同时,还积极启动了县委下达的全县35个秀美乡村规划编制,大力推广《湖北省社会主义新农村住宅设计通用图集》,积极实施“百镇千村”工程,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广泛开展了绿色生态家园创建活动,突出抓好环境卫生治理,全面推进村庄整治工作。
——营造宽松的政务环境。努力营造公平公正和宽松的政务环境,成立了由局长任组长,各分管局长任副组长和相关下属单位、股室负责人为成员的优化经济环境领导小组,制定了《建设局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工作方案》,建立优化环境责任追究制,做到责任到人,职责到岗,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责任体系和全系统“处处讲优化,人人要效能”的良好氛围。一是创新政务服务模式。认真贯彻《行政许可法》,按照集中受理、限时办结的要求,实行“一站式”、“一条龙”服务,出台了《建设系统行政运作和治理办法》,将局里所有行政审批、收费、发证项目全部归集到行政服务窗口,废止各股室原行政审批章,规范内部工作流转程序,建立了完善的行政许可受理、审查、决定、公示、市民查询、监督检查和过错责任追究制度,所有承办事宜由规划审批、案件审理、工程报建和综合验收“三个小组”负责协调落实。在创新服务方式的基础上,在全县实施阳光政务工程,确定“十公开”,即:公开部门职责、机构设置以及具体办事人员的职务姓名、工作范围和权限;公开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公开国家有关政策、规定、标准和行业规划、计划;公开办事条件、办事要求、办事程序;公开办事时限,主要是法律法规、规章制度规定的时限和承诺办理的时限;公开办事结果及理由;公开承诺的便民措施;公开办事纪律和廉政勤政制度;公开监督举报电话,设立建设局政务公开电子信箱。二是规范政务服务程序。根据县政府相关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