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和谐环境促进施工生产
和谐的施工环境是工程项目建设的基本保障,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铁二局五公司__项目部从抓好环境协调工作着手,加强与当地政府和群众的沟通交流,建立团结互信的路地协作关系,树立了企业良好形象,构建了和谐的外部施工环境,确保了施工生产的顺利推进。
一、统一思想,健全机构,环境协调工作三同步
__省__线(辅线)济(南)至__高速公路是__省路网建设规划中“五纵、四横、一环”的重要组成部分,五公司承建了第七合同段,工程建设投资约2.3亿元。施工管段全长6.95公里,穿越四个行政村(西峪河南村、花峪村、小楼村、邢家峪村),外部形势复杂。
2005年初,五公司在项目中标后立即组建了__项目部,并由公司分管生产的副总经理亲自挂帅,带领项目部班子进驻工地现场进行项目策划。项目部充分熟悉到五公司初次进入__建筑市场,对当地人文环境和资源尚不了解,而且受北方气候、冬季息工因素影响,建设工期实际只有二十五个月时间。要确保项目工期,只有迅速打开施工局面,抓好环境协调工作是确保项目工期的头等大事。__项目部提出以“尊重、沟通、互动”为环境协调工作的指导思想,重点抓好三个同步:即“时间同步、空间同步、立体交叉同步”的协调工作格局,确保协调工作与施工同步进行。同时,项目部成立了以项目经理为组长,各部门分工负责的环境协调领导小组,具体工作由协调办公室主抓,派出所重点参与,环境协调过程中的记录和相关资料实行备案,作为监督检查的依据。环境协调组织机构的成立,为全面开展环境协调工作奠定了基础。
二、抓住重点,全面推进,迅速打开施工局面
高速公路建设征地拆迁的问题大都集中在老百姓对工程建设意义熟悉不高、拆迁补偿款迟迟不到位等,经常影响施工单位的按期开工。
西峪河南村有人口1860余人,不仅经济落后,人口闭塞,据当地人讲1999年修建省道327仲临公路时的征地拆迁补偿款至今尚未拿到手,因此老百姓对建高速公路征地有较大的抵触情绪。针对这种情况下,为确保__高速公路西峪河南村境内的正线工程和临时设施的开工建设,项目部协调人员坚持天天跑镇政府共同寻求问题解决方案。西峪通天河上的施工便桥因受到村民阻工先后5次停工,项目部与市政法委、市公安局,莱城区、雪野镇政府、区公安分局、镇派出所长达2个多月给老百姓做工作,最终突破了这一难点。
项目部就七合同段预先开工情况分别向省__高速项目办和莱城区雪野镇人民政府作了认真汇报,得到了雪野镇人民政府的支持。项目部协调人员在镇政府的组织下,与邢家峪村委进行了协商,村委会为协调人员诚恳的态度打动,很快签订了借用老莱明路作为施工主干便道的相关协议,项目仅用5天时间就打通了通往花峪村近1.8公里的主干便道。紧接着,在雪野镇高速公路协调指挥部的积极协调下,项目部与雪野镇花峪村委展开积极磋商,设在花峪村的砼拌合站和板梁预制场相继动工。临时工程的顺利开工,为多座涵洞的提前开工建设奠定了基础,为全管段顺利打开施工局面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三、寻求共同点,扩大共识,务实开展环境协调工作
邢家峪村是一个地缘优势很强的一个村,交通发达,不仅有占地上千亩湖面宽广的雪野湖水库,常年生产淡水鱼、河沙,有雪野湖旅游境区两个,常年接待游客20万人次,全村近80余户靠新莱
__项目部在施工受阻后,不等不靠,通过各种渠道排除征地拆迁困难。一是积极向莱芜市__项目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