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人均绿地面积达到8.5 平方米以上。
五、完善基础设施,保障发展需求
想方设法筹集资金,加大投入力度,不断完善各类基础设施,为全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增强保障和支撑能力。加快完善水利设施,实施好安全饮水、节水灌溉等重点水利工程,增强农牧业用水保障能力。超前筹划城区生活用水和工业用水项目,满足长远城镇化和工业化用水需求。继续完善公路网络,加快国省干线、县乡公路的升级改造步伐,推进村村通工程建设,提高公路等级和密度,切实加强公路养护,逐步构建安全快捷的公共交通体系。大力加强生态建设,实施好京津风沙源治理、退耕还林等项目,全面落实封育禁牧措施,巩固扩大生态建设成果,积极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努力做好电力供应,实施好农村电网升级改造工程,确保用电负荷增长较快地区和偏远贫困地区的生产生活用电需求,提高供电保障能力。加强节能减排工作,合理开发利用土地和矿产资源,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动可持续发展。加快风电输出通道建设,提高电力外送能力。全面推进“数字松山”建设,建立覆盖城乡的综合信息服务网络。
到年,力争解决20万农村人口的安全饮水问题;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60万亩;新建改造县乡油路和通村油路550公里,行政村通油路率达到80%以上;全区森林覆盖率达到38%以上。
六、扩大招商引资,承接产业转移
坚持不懈地把招商引资作为扩大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重点,明确招商方向,努力扩大和提升招商引资规模和质量。首先,围绕完善产业、打造集群招商。着力引进食品加工、装备制造、信息科技、新能源开发、现代服务业等项目,培育优势主导产业,促进产业集群发展。其次,围绕承接转移、弥补不足招商。瞄准东北和环渤海地区,放眼长三角、珠三角等发达地区,主动承接好产业资本转移,推动产业多元、产业升级发展。同时,围绕引联重组、做大做强招商。着力引进大企业、大集团或行业龙头,推动现有中小企业实施引联重组,提高发展水平。另外,要注重引资承贷,促进发展。积极拓展融资平台,提高承贷能力,弥补财力不足,促进工作开展。最后,还要大力实施招才引智,加快引进一批急需的专业技术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实现借力发展。
“十二五”期间,力争全区招商引资规模达到540亿元以上。
七、发展社会事业,着力改善民生
坚持把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全面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加快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优先发展教育,稳步合理调整学校布局,实施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不断改善办学条件,优化师资队伍,着力提高教育质量,保持全市教育领先水平。加强科技培训,加快引进新技术和推动科技创新,不断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科技支撑力。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提高疾病预防控制和医疗救治水平。加强产品质量监管,切实抓好食品、药品市场整顿。严格落实计划生育政策,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人口素质。加强城乡文化体育、广播电视设施建设,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加强就业指导和培训,鼓励自主创业,努力扩大就业,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年输出劳动力10万人以上。稳步扩大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险覆盖面,不断提高保障能力。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改善低收入家庭住房条件。健全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做好提标扩面工作,实现应保尽保。加大救灾、救济和扶贫工作力度,改善受灾群众和贫困人口的生活条件。大力发展红十字、慈善事业。重视老年人、妇女儿童和残疾人工作。做好档案、地方志工作。
八、加强社会管理,促进和谐稳定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