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到,欠发达的区情没有改变,发展不足仍是主要矛盾。主要表现在:经济总量相对较小,产业结构不够优化;现代农业发展缓慢,规模效益有待提高;工业经济基础薄弱,主导产业优势不强;服务产业刚刚起步,区位优势尚待发挥;基础设施不够完善,建设任务较为繁重;社会事业发展不足,民生保障尚需加强;矛盾纠纷仍然较多,维稳任务相当繁重。对于这些问题,我们要高度重视并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努力加以解决。
“十二五”发展目标和工作重点
“十二五”时期,是我区加快科学发展、推进强区富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我们必须认清形势,抓住机遇,按照“‘好’字当头、‘快’字优先、投资拉动、工业引领、率先发展、保障民生”的原则,高起点、高标准、高要求确立“十二五”发展目标和工作重点,谋划更加美好的蓝图,创造更加幸福的明天。
按照区委六届十二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是:牢固树立中心城区意识,牢牢把握加快发展这一主题,紧紧围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一主线,着力做大经济总量,注重优化经济结构;培育工业主导产业,培养产业竞争优势;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发展现代服务产业,营造全市商业中心;加快城市建设改造,打造现代宜居城区;高度关注改善民生,全面发展社会事业;着力加强社会管理,努力构建和谐松山。主要预期目标是:实现“四个翻一番以上”和“两个大幅度提高”。到年,地区生产总值突破300亿元,财政收入力争达到20亿元,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力争达到330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80亿元,均比年翻一番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6000元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10000元,均比年大幅度提高。经过五年的发展,力求把我区建成全市宜居首选区、商业核心区、金融保险中心区、区域性物流中心和全市的钼采选冶炼加工、农畜产品生产加工、机械装备制造、生物制药和信息科技产业基地,全力打造自治区经济强区。
一、培育支柱产业,培养竞争优势
将工业摆在经济发展的主导地位,壮大优势产业,发展新兴产业,做大总量,优化结构,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做强做大矿业,加快铜陵国维、中钢金鑫大规模采选扩建步伐,引进实施钼、铜精深加工项目,延伸矿业链条,打造全市钼采选冶炼加工基地。提档升级农畜产品加工业,以雨润集团、博天糖业、亚盛公司、蟹岛集团为依托,以生猪、肉牛、粮食、蔬菜等精深加工为重点,培育引进大型食品加工企业,打造全市农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继续发展能源新能源产业,实施好2×30万千瓦热电联产项目,加快风电、太阳能光伏发电开发步伐,提升能源新能源产业发展水平。做优做强机械加工装备制造业,稳步提高国电、金风两大风机制造企业生产能力,努力引进大型风机组装、关键零部件制造以及矿山机械、农用机械制造组装等项目,打造全市机械装备制造基地。培育发展信息科技产业,以五甲万京信息科技产业园为龙头,引进信息科技项目集群发展,打造全市信息科技产业基地。加快发展生物制药产业,抓好现有医药生产企业的升级改造,实施好上海海嘉诺医药发酵基地项目,打造全市生物制药基地。着力引进服装加工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创造更多更好的就业机会。加快工业园区建设,进一步完善信息科技产业园区、安庆生物制药及新材料产业园区、当铺地食品轻工园区和夏家店中小企业创业园区的基础设施和服务功能,筹划启动铜陵国维矿业园区建设,增强承载能力,引进一批好项目大项目,培育一批大企业大产业,推动产业集群集约发展,提升经济发展的总体实力。
到年,力争规模以上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