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过30%,重点优抚对象在定点医院出院结报时,持《医疗保险卡》和《抚恤优待对象优待证》,可同时落实“报销补偿”、“医疗救助”、“医疗补助”三项待遇,享受医疗报销“一站式”服务。该项服务推行一年多来,优抚对象医疗补助实现了实时补助,极大地减轻了优抚对象的医疗困难。
(三)确保优抚对象“住房好”。近年来,我市将帮建房工作列为农村“六个五百万”实事工程之一,在帮建过程中,优先考虑住房困难的优抚对象。四年来,我市共为136户农村重点优抚对象建房408间,让他们全部住上了楼房。同时,我市积极响应“南北挂钩扶贫”的号召,为丰县和宿豫县的优抚对象帮建房屋275间,用实际行动为他们解决住房问题。
(四)确保退役士兵“安置好”。按照“以货币安置为主,就业安置为辅,强化配套服务,取消城乡差别,实现一体化安置”的办法,全市四年共接收退役士兵1591人,发放自谋职业安置金6500余万元。为确保退役士兵满意就业,以来,我市每年举办“拥军爱民专场招聘会”,为退役士兵和现役军人家属提供余个就业岗位。“市退役士兵职业技能培训基地”成立以来,我们优配骨干教师,精选热门技术学科,每年组织开展退役士兵职业技能免费培训,为有需求的退役士兵全部提供了高质量的培训服务,参训退役士兵双证获取率、就业率、满意率100%,真正实现了退伍士兵“当年退伍、当年培训、当年安置”的工作目标。
四、深化军地共建,发展地方生产力。双拥也是一种生产力。近年来,全市军地双方密切协作、共同努力,着力推动国防建设和经济的良性互动、同步发展,为“协调”建设积聚了强大的动力。
(一)以服务经济为优先方向,共建实力。驻军各部队继承和发扬人民军队的优良传统,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在抗击自然灾害、抵御金融危机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我市保增长、促发展、调结构,推动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边防检查站积极推行船舶在港“零待时”服务,实行商用船只入出境手续一次性办结制,为相关企业提供预约办证、上门办证等服务,为企业化危为机作出了积极贡献。
(二)以服务民生为根本目标,共建文明。驻军各部队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参与红星助学、慈善募捐、无偿献血、义务植树、学生军训等公益活动,争当人民群众的勤务员,为改善民生倾情尽力。以来,人武部、边检站、消防大队等驻军部队积极参与“爱满港城”慈善募捐活动,除单位集体捐款外,官兵个人还累计捐款18万元用于救助地方困难群体。边检站官兵积极开展结对帮扶活动,先后与18名贫困学子和20户空巢老人结对。市人武部积极响应省军区号召,在地方积极开展“双扶双带”活动。市消防大队积极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关注我市老年人和儿童福利事业,引导市民增强安全意识,提高自防自救能力。四年来驻军各部队共扶贫帮困480户,军训学生3.4万名。
(三)以平安创建为有效载体,共建平安。驻军各部队与地方双方共同建立突发事件应急联动机制,担当突发事件和急难险重任务主力军,共同打造“平安”。市消防大队进一步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办事效率,建立起一套行为规范、运作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消防行政管理机制,四年来,各驻军部队共参与抢险救灾6200余次,减少地方直接经济损失近1.5亿元。特别是在抗击雨雪冰冻灾害和“5.12”汶川抗震救灾中,各驻军部队更是大力弘扬精神,为我市抗击灾害、援川建设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面对新形势新要求,双拥工作任重道远。在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的指引下,我市将把双拥创建置于十二五规划的大局中通盘谋划,按照“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