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队现代化建设,逐步形成了跨地域拥军、社会化拥军、实事拥军、科技拥军等特色项目。
(一)跨地域拥军。作为开放型港口工业城市,我市在做好与本地军民共建的同时,跨出地域与东海舰队“舰”、望远三号测量船、装甲兵某师等单位,开展军地共建活动,与子弟兵共享港城现代化建设成果。远望三号测量船经常执行国家重大的航天工程远洋测量任务,船上官兵长期远离陆地,缺乏必要的文化生活,我们专程到上海为该船购置音响设备,丰富官兵的业余文化生活。东海舰队“舰”全体官兵被授予“荣誉市民”。通过军地双方互动交流,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
(二)社会化拥军。为使双拥工作更好地瞄准基层,深入基层,服务基层,全市各级党委、政府在发挥好双拥主导作用的同时,积极引导民营企业、社会组织、社区和学校,自发与部队开展“三联活动”(公益事业联办、区域治安联防、思想工作联做),把双拥工作引向基层,扎根于群众,开创了军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信互助、共同发展”的社会化拥军新局面。四年来,全市民营企业共向驻地部队赠送各类物资及慰问金近万元。为提升我市消防减灾能力,集团特向市消防大队捐赠价值120万元的a类泡沫消防用车一辆。部分社会组织,如个体劳动者协会,积极配合工商部门,对办理工商登记、从事经营活动的重点优抚对象和退伍军人优先办理营业执照,减免相关规费。
(三)实事拥军。我市结合城乡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兼顾军事需求,配合部队做好技术保障、信息化工程等配套设施建设。积极动员和组织地方力量支持部队完善训练演习、战备执勤等军地应急指挥机制,切实提高部队作战能力,确保部队“打得赢、不变质”。近年来,我市先后出资11450万元,为驻军部队建设训练基地、修筑“拥军路”、提高官兵伙食标准、购置军用设备、新建部队办公楼。每年春节和“八一”期间,市、镇两级党委、政府都要组团慰问驻军和周边部队,四年来累计赠送慰问金792.6万元。
(四)科技拥军。在支持部队硬件设施建设的同时,充分利用地方优势,积极为部队输送科技、知识、人文等软实力要素,广泛开展送科技进军营、送文化进军营、送法律进军营、送服务进军营的“四送”活动,为驻军部队赠送电脑、组建网站、建设自动化电子指挥系统和电子值勤监控系统。市图书馆、科技博物馆等免费向部队开放,让官兵及时更新知识,掌握技术,为科技强军提供了有力保障。
三、细化优待政策,凸显政府公信力。“让可爱的人成为富裕的人”始终是全市各级党政领导的时代责任,也是双拥工作务实创新的基础。近年来,我市持续开展“爱心献功臣”行动,在落实上级优抚安置政策的基础上,突出在人性化、细节上下功夫,不断提高优抚对象的生活质量。
(一)确保优抚对象“生活好”。我市先后制定落实《市拥军优属工作补充规定》、《市优抚对象抚恤定补标准实行自然增长机制》等一系列地方性优抚政策,每年拨款1500多万元提高优抚对象的抚恤定补标准,拨款820余万元发放义务兵家属优待金、现役军人和老复员军人立功荣誉金、重点优抚对象一次性生活补助金、60岁以上参战涉核退伍军人慰问金和军队离退休干部节日慰问金。同时,不断加强生活困难退伍军人的经济救助,将生活确有困难的及时纳入低保,遇突发事件的及时进行临时救助,确保优抚对象的基本生活略高于当地一般群众。
(二)确保优抚对象“医疗好”。出台《市优抚对象医疗保障实施细则》,进一步提高重点优抚对象的医疗报销比销。一至六级残疾军人的医疗费用100%报支,其他重点优抚对象住院自付部分不超过20%,门诊自付部分不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