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作文网 >> 应用文写作范文 >> 工作报告 >> 工作汇报 >> 正文
街道城乡就业工作汇报

>

二、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加强实名制动态管理工作

根据《 市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工作安排》和《区贯彻落实就业优先战略实施意见》,街道把就业工作摆在辖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放在各项工作开展的优先地位。进一步完善了就业服务体系建设,加强了工作互动和信息共享,强化了劳动力培训和就业援助,大力支持自主创业和自谋职业,营造了街道上下共同促进就业工作的氛围。

(一)将实施就业优先战略的工作内容纳入街道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并制定年度促进计划。

(二)根据就业形势和就业再就业工作需要,积极做好自主创业小额贷款工作。上半年完成小额贷款4名,贷款额22万元。

(三)进一步完善就业实名制动态管理长效机制。街道办事处继续聘请了40名调查员,对辖区劳动力进行了逐户摸底调查,力求做到了解实情,掌握全面,数据准确。

(四)发挥工作联动促进就业的作用。

街道结合招商引资项目落实好就业“四同步”,在街道新引进项目中,优先招用本辖区劳动力;大力开发社区公益性岗位,优先安置本辖区大中专毕业生和就业困难人员,今年上半年提供各类空岗1301个,完成目标57%;安置就业困难人员134人,就业率达90%以上,其中开辟公益性岗位40个,安置就业困难人员21人。

(五)认真组织开展创业带动就业和就服务工作。

对有就业愿望、工作不挑不拣的“零就业”家庭成员等就业困难群体实施就业援助。建立了辖区用人单位的基本信息、劳动用工电子信息档案,辖区各类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达到100%以上。

三、创建国家级创业型城市工作情况

按照区转发《关于开展创建国家级创业型城市工作绩效考核评估的通知》的通知( 创业办1号)要求,我们进行了自查,并于 月按照要求制定了创建方案件(已经报送)。我们按照创建国家级创业型城市工作考核自查项目已经加以落实,并对考核指标进行了认真的自查梳理,

(一)、强化了“五大保障”

1、组织保障。

去年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进一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工作的意见》( 委发()21号)精神,为扎实有效地配合全市开展创建全国创业型城市活动,进一步推进辖区创业带动就业工作,成立了以办事处主任为组长的创建全国创业型城市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

2、政策保障。

去年街道与社区联动将创建国家级创业型城市工作考核作为全年考核的重要内容于其他工作一起部署、一起落实、一起检查,并明确将此项工作包括目标管理落实到人头。明确了街道各科室、社区居委会要切实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区委、区政府等文件精神,制定具体的措施,建立有利于城乡劳动者创业税收优惠、融资渠道、资金补贴、场地安排等扶持政策,优化创业环境,加强创业扶持。

3、资金保障。

进一步加大创业服务资金投入,设立促进创业。专项资金,主要用于工作经费补贴、创业指导服务、创业项目的征集和评估、创业孵化等各项创业服务扶持政策。

4、服务保障。

健全项目筹集推介激励机制,提供创业专家指导服务,实施“开业导师”制度,对创业者提供“一帮一”创业辅导;鼓励社会各界开展不同形式的创业服务活动,搭建创业扶持平台;扩大创业宣传,激发全社会参与创业的激情,营造全社会参与创业、支持创业、帮助创业和崇尚创业的良好气氛。

5、载体保障。

进一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 上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下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路政大队工作汇报
       酒类产销办事处酒管工作汇报
       林业站工作汇报
       外语歌曲歌咏大赛学习部工作汇报
       社区医保工作汇报
       水务所工作汇报
       动物防疫控制中心工作汇报
       森林公安局关于三基工作汇报
       银行金融部门信息审查工作汇报
       银行新任职工年度工作汇报
     
    县财政局综合治理情况汇报
    财政总结及财政思路
    文化体育广播电视事业科学发展观…
    镇干部作风集中教育整顿活动总结
    教育局书记任职会议发言范文
    电信工会设想
    城管局拆迁改造动员会讲话
    民政干部廉政建设监督发言
    县长八一建军节军民联欢晚会上致…
    思想汇报共产党人生观
    城乡低保规范宣传工作方案
    城乡公路沿线土地规划管理办
    城乡居民社保实施管理办法
    城乡低保规范开展情况报告
    城乡电网建设实施管理办法
    城乡交通秩序整治工作报告
    城乡一体化创建工作意见
    城乡人员医保工作方案
    街道社区安全构建工作方案
    街道社区作风改革工作方案
    工作汇报

    Copyright 2010-2012 © 中国作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