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补助的宗教人士带头创建“平安家庭”。同时带领管辖范围内的联防队员全天候不间断的做好本小组的安全防范工作,对重点监控对象和外来可疑人员采取蹲坑贴靠和邻里守望的办法增强联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积极预防各类案件的发生。
四是通过召开村民大会,通过一事一议的程序按照“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原则,在年底实行每户每月上交治安服务费1元的办法,作为村民治安巡逻服务的补助金,切实调动起村民值班巡逻的积极性,提高他们的责任意见。
2.把加强对流动人口、“刑事解教”人员及重点人员的监管作为维稳工作的要害。
我们建立和完善了乡村两级流动人口治理制度,暂住人员和出租房屋治理工作责任制及外来外出重点人员登记制度和请销假制度,将重点流动人员纳入治理视线,完善了治理工作责任制以及外来外出人员登记制度和请销假制度。同时,本着“谁用工谁负责、谁出租谁负责”的原则,实行了出租人、承租人治理共担责任的措施和方法,取得了较好效果。同时我们狠抓了全乡68名“两劳”释放人员的帮教和转化及重点人口的监管工作,按照定人、定责、定帮措施、定帮教期限的要求,签定了帮教治理责任书,对有重新违法犯罪倾向的及时将其列为帮教治理对象,将其纳入工作视线,及时加强治理,做到不漏管、不失控,对外出的重点人员,实行联管制度,并定期不定期落实大清查制度,由于各项治理措施到位,乡流动人口、“两劳”人员及重点人员没有出现违法犯罪行为。同时针对“两劳人员”回来后无地、无经济来源等实际情况,我们通过给“两劳人员”划拨商品地解决了他们的生活问题,切实让“两劳人员”体会到了党的暖和、政府的关怀,以免他们再走向重新犯罪的道路。
3.把深入开展意识形态领域反分裂斗争作为长期性的维稳建设重要平台。
按照“五个好”的目标要求,注重加强党支部自身建设,及时把握教职工思想动态,组织开展好形式多样的崇尚科学、抵御渗透教育活动,党支部经常性与当地党组织和学生家长的沟通联系,相互配合,形成“三位一体”的教书育人工作体系。
一是抓思想品德课和政治课“两课”主渠道,系统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和马列主义基本常识、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育,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正确的人生观和思想方法;
二是抓学科教学主途径,抓住学科知识与“两反三维”教育的结合点,落实到教学、辅导、考试、成绩评定等各环节,按各科自身的教学特点,自觉地、有机地在课堂教学中渗透教育内容;
三是抓班会队会主形式,坚持每月一个主题,每半月一次队会,定期举行主题校会、班会,每周升降国旗仪式,每周时事政治教育,重大节日、纪念日举行全校性传统教育活动,对学生进行“两反三维”教育;
四是抓第二课堂主活动,结合中小学生年龄段特征,精心设计和组织开展内容鲜活、形式新奇、吸引力强的道德实践活动,对中小学校生进行爱国主义、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的教育努力使“两反三维”教育进课堂。
五是选好配强政治课教师,选派教学能力强的教师担任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工作。自始至终将政治上强的要求落实到具体教学中,形成人人讲,课课讲的浓厚氛围。
六是学校领导在反对民族分裂主义和非法宗教活动、抵御渗透的政治立场问题上,表明立场、亮明观点。政治课教师专门讲,其他教师结合教学课配合讲,做到课前不少于5分钟。各学科教师要根据各自特点,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五观”、“三个离不开”和“四个高度认同”等的教育。
4.以“五五”普法和人民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