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职工的职业道德观念日益增强,医务人员的服务态度进一步改善,群众对我院的满意度逐渐上升。据不完全统计,五年来,全院先后有300余人拒收红包,拒吃请200余人次,拒物品1000余人次,收到感谢信126件,锦旗3面;获县优秀护士64人次,县优秀党员13人次,县优秀医生8人次,获县“十佳”医务人员2人,市优秀护士3人,市“十佳”护士1人,获省优秀护士2人。外一科、儿科被县妇联评为“巾帼文明示范岗”,医保科被县文明委命名为“文明示范窗口单位”。有两人被评为省、市“优秀护士”,四人评为县卫生系统“十佳优秀医生”。连续多年被县委、县政府为“文明单位”和市“文明单位”。医院在强化优质服务的同时,严格按照卫生部的“八项行业纪律”和省卫生厅的“六个不准”的要求,完善医德医风考评制度,把考评结果与医务人员的工资、职称晋升和评先评优挂钩,加大了对违规违纪行为的查处力度,对群众反映医德医风不好的实行“一次投诉待岗”制度。今年医院处理了5起违规违纪的人和事,其中有2人次受到待岗处理。
(十一)依靠科学,众志成城,不辱使命,出色地完成抗非典、战伤寒任务。2003年春末夏初,面对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在县委、县政府及主管局的正确领导下,我院干部职工与全县人民一道,众志成城,沉着应对,严防死守,医院把全县人民的生命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把保护自己的医护人员不受感染放在第一位,投入150余万元资金,购置先进的医疗设备和各种防护用品及药品,用“的小汤山速度”改建了布局合理、设施齐全的“非典”隔离病区。配合全县取得了无一例“非典”病例输入及无一人感染的重大胜利,确保了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了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2003年6月份我县罗江初中发生伤寒暴发疫情,医院积极响应县委、县政府的部署,迅速派出10余名高素质的医务人员进驻罗江,一直坚持到控制住疫情。同时我院还收治了5名病情较重的病人,经过医务人员的精心治疗和护理所有病人都痊愈出院。防止了伤寒疫情的蔓延和流行,取得了无一例患者死亡的佳绩。
在这两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我院涌现出了一大批先进个人,其中受到市委表彰的“防非工作先进个人”2人,受到市卫生系统表彰的“防非工作先进个人”1人,受到县委表彰的“防非工作先进个人”4人,受到县卫生局表彰的“防非工作先进个人”8人,受到县委、县政府表彰的“罗江初中伤寒防治工作先进个人”3人。 我院党支部荣获了全市“防非工作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
(十二)进一步改善就医环境,完善医院基础设施,增强了医院整体实力。五年来,共自筹资金1172.5万元,争取上级资金115万元,用于医院基本建设。住院大楼一期工程于2000年竣工并投入使用,二期工程于2002年12月正式投入使用,该大楼共投资1300余万元,建筑面积11000多平方米,病房内各项设施齐全,配备了二台电梯,极大的改善了患者就医条件,为医院今后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此外,还对门诊大楼、医技楼、传染病房等进行了装修,并将原锅炉房改建成了120中心办公宿舍楼,完成了多功能厅的装修及“院内花园”的道路硬化及绿化亮化工程等,这些建设既美化了医院环境,也改善了职工工作及病人就诊条件。去年,医院又投资了40余万元建立医院信息管理系统,为优化我院在医疗、护理、服务等方面的工作流程,实现医院物资管理、医疗护理质量管理和经济核算现代化,强化医院经济核算,提高工作效率,改进医疗质量及简化病人就医手续等诸多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由于历史的原因,我院业务用地面积仅有20亩,已经不能满足医疗需要,且周边已无拓展可能,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