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全市宣传思想工作要紧紧抓住发展这个主题,紧紧扣住团结、稳定、鼓劲这个基调,以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为主线,以着眼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指导地位、着眼于服务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和全党全国工作大局、着眼于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为总要求,围绕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在深入上做文章,在创新上下功夫,着力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着力宣传落实科学发展观,打造池州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新形象今年以来,全市上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工作全局,积极推进大开放、大项目、大交通、大旅游、大招商等战略的实施,全市经济继续保持了高速增长的良好势头。上半年,全市生产总值增长13.6%,增幅创近7年来同期最好水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财政总收入分别增长47.9%、65.4%,居全省第一位;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20.3亿元,同比增长62.3%。在看到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我们要高度关注经济增长的质量和协调发展的问题。
例如,虽然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和财政收入快速增长,但增长点过于集中,主要依靠少数大企业支撑。池州海螺上半年实现的工业增加值和入库税收分别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33%和市本级财政收入的68%。又如,最近市人大常委会有一份关于县乡财政情况的调研报告,反映出县乡财情况力比较薄弱。从1999年至2003年,全市县乡财政收入年均仅增长4.1%,地方财政收入年均增幅不到1%。2003年,县乡人均财政收入282元,比全省低363元;财政自给率仅为34%;而县乡财政收入中农业税和非税收入占到53%,随着农村税费改革的推进和五年内取消农业税政策的兑现,县乡税源将进一步萎缩,财政收入将进一步下滑。目前全市县乡财政负债已超过10亿元,平均每个乡镇债务达433万元。这些充分说明,我市经济在快速增长的同时,经济运行的质量还不高、发展还不协调。宣传思想战线要结合当前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实践,大力宣传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使广大党员干部全面系统地把握这一科学理论的精神实质、重要内涵和基本要求,切实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实性,真正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宣传落实科学发展观,就必须主动适应国家宏观调控的新要求,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进一步增强机遇意识、追赶意识,全力保持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这次国家宏观调控不是“急刹车”,不搞一刀切,不是对发展的限制,而是对发展的调整和提升,是有压有保,有抑制有发展。这就要求我们抢抓机遇,积极应对,用超常的工作思路和超常的落实精神,克服信贷投放、土地供给等约束增强的影响,主动适应产业政策导向,加快结构调整步伐,大力发展交通、能源、三产以及有市场竞争力的工业品、农产品,认真组织实施“861”行动计划池州工程,努力做到在调整中加快发展,在加快发展中实现赶超,着力解决池州发展不够和发展滞后的问题。
宣传思想战线应该加强舆论引导,着力解决好一些同志存在的思想准备不足、认识不够到位、工作不够适应的问题,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把思想统一到市委对当前经济形势的判断上来,统一到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树立正确政绩观上来,统一到市委关于经济工作的决策部署上来,切实把各方面加快发展的积极性保护好、引导好、发挥好,为促进经济既快又好地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舆论支持。
宣传落实科学发展观,就必须在加大对经济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宣传的同时,高度重视对教育、人才、文化、体育、卫生、科技等社会事业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