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50台,节约稀土电机成本25万元,年节电36.5万度,创效16.4万元。积极探索新技术、新工艺,提高资产使用率,开辟降本增效新路。设计使用洗井锅炉以及配套洗井设备,利用油井自产液进行洗井,提高洗井质量,减少洗后排液影响产量和油层污染。节约泵车洗井360井次,费用30万元,少影响油量700吨。
第六,加强物资管理,规范物资采购。制定《物资计划及追加计划管理办法》,严格控制上报计划时无预见性和随意性,提高计划准确率。重点加强自采物资管理,采取议标、招标等采购方式。在物资使用管理上,继续执行《物资消耗跟踪制度》,建立班组、队部消耗跟踪记录台帐,防止物资流失。同时,进一步完善各项消耗定额。
三、全面加强“三基”管理,提高创效水平
2005年,我们从健全管理制度、规范管理程序、明确管理标准入手,以实效化管理为目的,突出“精细化管理”和“创新管理”,争取用两年时间,把我厂基层建设、基础工作和员工基本素质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进入油田公司先进行列。
第一,明确岗位职责和工作目标,注重有机结合,强调协调配合,形成和完善“一家牵头、三位一体、齐抓共管”的组织运行网络和管理责任体系。
第二,根据公司要求,全力抓好“三大建设”,强化“六大管理”。对全厂规章制度进行清理和评价,整理编印规章制度手册。紧紧围绕创效工程,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向精细化管理要效益,推进管理创新创效。同时,结合“查、摆、改、创”活动继续做好自检自查工作,进一步加强生产开发方面的管理,真正使管理工作向企业经济效益延伸,实现管理升级。
四、深化内部体制改革,增强创效本领
2005年,我们坚持从生产实际出发,大力挖掘人力资源潜力,积极调动方方面面的积极因素,推动各项工作的健康开展。
第一,合理调整组织结构,挖掘人力资源潜力。对偏远、工作量小、效益低的井组继续实行岗位承包。增加承包井组5个,节省人员15名。同时,量化岗位工作标准和劳动定额,严格考核。逐步形成以业绩考核为手段,以竞争上岗为基础,以创效多少论英雄的用工导向。
第二,整合智力资源,调动科技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推行科技项目管理办法,采取全员参与、自由组合的方式,公开选聘项目负责人和参加人。改变现有科研队伍用人制度,逐步推行竞争上岗、岗位轮换、挂职锻炼等多种形式的用人方式,加速科技人才的成长。完善激励机制,调动科技人员积极性,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浓厚氛围,为复合型、专家型科研人才脱颖而出创造有利条件。
第三,加强员工培训,提高员工岗位技能。培训主要以贴近生产、注重实效为指导思想,快速提高员工基础技能。精选培训内容,提高培训质量。根据各岗位的不同,按需施教,使教学有的放矢。针对生产过程的重点、难点,开展“短、平、快”的培训活动,快速提高员工解决、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健全员工培训机制,开办采油、集输等十个专业培训班16期,培训400人次。
五、加强安全环保工作,提供创效保障
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按照“安全管理抓预防,环保管理抓源头”的原则,毫不松懈地抓好安全环保工作,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
按照公司要求,进一步推行qhse管理体系,编写《各种突发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完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汇编》、《操作规程汇编》。继续落实安全分级管理制度,坚持主管领导亲自抓,部门领导重点抓,单位领导经常抓的三级安全责任网络,强化全员全过程管理和监督。重点做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