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控箱的合理使用和安装。恢复利用节能电控箱30井次,平均单台节电率18%,预计年节电15万度,创效7万元。
七是开展机械堵水工作。计划开展20口井,年累计少产水量1.3万立方米,减少处理费用8万元。同时改变水驱油方向,改善区块内注水效果。
八是开展抽油机机油过滤工作。计划实施100口井,节约机油费用20万元。
九是开展机采系统效率测试与优化工作。预计完成122口井,使系统效率测试区平均系统效率达到25%,综合效益达到30万元。
第五,开展延长油井免修期工程。2005年,预计治理高频作业井50口,油井免修期达到320天,不正常井影响产量控制在7吨以下。具体是使用“三项技术”,坚持“五个做法”,开展“一项试验”,即使用标准井配套技术;使用防渣凡尔防砂防卡技术;使用涂料花管、外衬激光割缝花管的防砂防垢技术;坚持使用油杆旋转器延长管杆及扶正器的使用寿命;坚持以产量不降为原则,优化油井工作参数;坚持建立不正常井综合诊断处理体系;坚持作业优化结合制度,避免重复作业;坚持管杆探伤管理制度,确保下井管杆的合格率;开展国内聚乙烯内衬防磨管试验。
二、实施有效成本管理,挖掘创效潜力
坚持把控制成本增长、挖掘创效潜力作为提高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以建立健全“四个体系”为支撑,以加强“两项管理”为重点,深入挖掘内部潜力。
第一,立足自身实际,建立与生产经营形势相匹配成本管理体系。本着开源节流、增强长远创效能力的原则,结合生产经营实际,确立成本管理的总体办法,即通过稳定原油产量和大幅度增气,争取扩大成本空间,通过强化政策争取增加成本,通过技术进步和管理思路调整压缩成本,通过专业化重组优化人力资源配置节约成本。最终实现两个转变,即成本控制由事后核销向事前控制转变,由宏观的粗放型管理向精细化管理转变。
第二,把握关键环节,积极探索可控制性强的动态成本控制体系。建立成本承包网络,细化各项指标。实行二级预算管理,即厂设立预算委员会和各站队成立预算执行小组,建立实物工作量与价值工作量相结合、月度预算与年底预算相衔接的预算指标控制体系。定期召开预算例会,及时掌握成本动态,分析经济情况。严格成本预算执行结果考核,坚持做到按月考核,季度小结,年度清算。
第三,理顺管理程序,建立科学有效的投资管理决策体系。重新制订投资项目管理办法和投资管理报表制度,建立投资报价小组,修订《合同管理办法》、《招投标管理办法》和《项目管理考核办法》,做到投资全过程管理,保证投资的科学性、合理性。根据投资的类别,划分投资管理责任主体,绘制投资管理项目业务流程图。以产能建设项目为依托,以较大投资项目为重点,全面推行项目管理工作,成立项目经理部,完善项目管理手册。
第四,细化工作标准,逐步实现基层核算考核评价体系。开展单元资产核算和评价工作,加大对基层核算员的培训、指导力度。对单井的各项费用进行逐一研究,建立标准的效益评价和分析平台。依托单井效益核算系统,确定无效、低效、中效、高效井,应用油藏研究成果,挖掘油层潜力,对成本、产量和效益进行综合分析评价,积极探索转变生产方式、提高单井效益的途径。
第五,加强资产管理,提高资产使用效率。成立资产管理小组,重新修订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推行由资产管理小组、基层单位共同管理的二级管理模式。对不良资产、闲置资产进行统一保管,统筹调配,科学使用。做好设备的保养、修理、改造工作,重点开展废旧电机的改造工作,计划实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