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提供饲料,无偿提供建设服务,保证优于市场价格0.4元/千克收购生猪,实行二次返利,保证农户每头育成猪最低收入50元。华蓥市的红源种猪场实行“公司+农户”的生产模式,采取赊销或按期付款的方式将二杂种猪和商品仔猪交与农户饲养,并与农户签订种母猪和商品猪供给、技术指导和保护价回收等合同。化解了农户面临的市场、疫病双重风险。
(四)用以人为本的理念,推进畜牧兽医体制改革。三个县(区、市)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把畜牧兽医体制改革工作放在首位来抓。大英县收编的人员所需经费纳入县级财政全额预算,乡镇畜牧兽医站人员的阳光津贴也全额纳入县级财政预算,建立了科学合理的经费保障机制,充分调动了基层畜牧兽医站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二、现代畜牧业建设与三(区、市)的差距
通过考察学习,可清醒地看到,我县现代畜牧业建设与其它地方还有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一是全县产、加、销一体化畜牧龙头企业少,带动力不强;二是产业化链条结合不紧,还存在脱链现象,在基地(农户)—龙头企业或协会之间还没有真正形成利益共同体,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弱;三是点多不亮未成带;四是六方合作银行参与难;五是养殖业主现代畜牧业意识不够强,辐射带动力不强;六是生猪良种繁育体系不健全;七是县、镇对生产发展、重大动物疫病防控资金投入力度不够;八是畜牧兽医体制改革政策落实得不够好。
三、下步发展打算
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现代畜牧业发展,以农民增收、企业增效、产业增值为目标,以机制创新、科技创新、品牌创新为动力,加快养殖方式、资源利用方式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着力提高畜牧业良种化、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水平,切实保障动物卫生安全和畜产品质量安全,推动畜牧业率先在农业中实现现代化。到年,全县出栏生猪135万头,外销仔猪115万头,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60%,农民人均畜牧业现金收入达到2500元,生猪等主要畜禽规模养殖比重达到60%,生猪良种面达到80以上。把我县建设为国家级生猪标准化养殖示范区、国家优质商品猪战略保障基地、国家出口猪肉质量安全示范区、省精品农业优质生猪养殖标准化示范区和全省40个现代畜牧业重点县之一,实现畜牧大县向畜牧经济强县跨越。
(一)抓好规划,建设畜禽生产产业带。现代畜牧业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规划先行,有序推进。县、镇要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把现代畜牧业建设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明确建设的思路、目标、重点和工作措施。一是以321国道和泸荣线沿线为重点,建立生猪标准化养殖产业带,继续支持饲养50头以上pic父母代种猪且年出栏500头以上pic商品猪规模化猪场的发展,全力推进国家级生猪标准化养殖示范区建设。二是以得胜、奇峰、太伏、潮河、海潮、天兴、牛滩等镇为重点,狠抓小家禽畜和节粮型草食牲畜的发展,建立小家禽产业带和草食牲畜产业带,不断优化畜牧业结构。
(二)推进配套体系建设,强化产业发展支撑。一是加快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坚定不移地抓生猪产业化工程建设。按照“三定一统”(定品种、定规模、定设备,统计外观)的要求,推进良种工程建设,建立原种场、扩繁场、商品场相互配套的三级良种繁育体系,进一步加强对猪人工授精总站和猪人工授精网络的规范化管理,全面实现良种化。二是进一步健全以政府为主体的动物防疫责任体系,科学编制免疫计划,完善免疫制度,对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等重大动物疫病依法实行强制免疫,建立完善免疫档案,全面推进畜禽标识及疫病可追溯体系建设,提升防控工作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