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参评社区中有21个社区“群众满意度”得分在80分以上,成为市级现代化和谐社区,其中4个为省级现代化和谐社区。和谐社区创建取得以下成效:一是社区基础设施明显改善。目前,全区社区基本落实“三室三站二中心一校一场所”,社区基础设施滞后的状况明显改善。二是出台了《江北区组织机构、工作任务、评比考核进社区申报准入制度》,进一步引导“权随事转、人随事转、费随事转”,减轻社区负担,遏制社区行政化倾向。三是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组织社区书记、主任参加宁波市社区管理者能力、素质专项培训班;组织了100多名社区工作者参加全国首批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其中49人通过了社会工作师、助理社会工作师资格,提高了社区工作者的专业化、职业化水平。继续开展年度社区“双十佳”评选表彰活动,发挥典型示范作用。四是制定《关于进一步推进农村社区建设的意见》,坚持“一村一社区”模式,努力建成一批村民自治、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治安良好、环境优美、文明祥和的农村社区。完成11个行政村农村社区服务中心建设试点。完成5个行政村的撤村建居工作加强社会组织登记管理。依法审批成立了10家社会组织,注销5家社会组织,我区社会组织总数达到141个。制定下发《关于建立完善行政村(社区)“和谐促进会”社会组织建设的通知》,推进行政村(社区)“和谐促进会”建设,全区44个社区、106个行政村全部建立“和谐促进会”,增进了外来务工人员和本地居民沟通融合,促进了城乡社会和谐稳定。
(三)开展残疾人共享小康工程和福利企业服务工作,努力为残疾人办实事、办好事。去年我区以保障残疾人基本生活和基本康复为重点,重点是推进残疾人共享小康工程,实施残疾人基本生活保障工程、残疾人康复工程和重度残疾人托(安)养工程,努力使广大残疾人共享小康生活。一是实施残疾人基本生活保障工程。对207名家庭人均收入在低保标准150%(含150%)以内的低收入重度残疾人实施单独施保或施补,有效保障他们的基本生存权益。出台《残疾人分类救助办法》,在重点保障上述残疾人的基本生活的基础上,将全区未就业残疾人和无社会保障残疾人全部纳入了政府救济的范畴,共有924人享受每月70-200元不等的生活补助金。二是实施重残人员托(安)养工程。目前已完成集中托养20名,居家安养65名。三是实施残疾人康复工程。共为14名视力残疾人安装助视器,为123名听力残疾人安装助听器,完成白内障复明手术70例,完成假肢装配11副。
加强福利企业“数字化建设”,全区26家福利企业全部实行“数字化”管理。加强残疾人集中就业安置工作,年全区福利企业共安置残疾职工995人,占全部职工的40%,比政策要求多安置15%。依法维护残疾职工合法权益,残疾职工年工资收入达到13000多元,增长15%,基本养老、医疗、失业、工伤保险参保率100%。
(四)以省老龄工作先进县(市、区)创建为契机,全面推进老龄工作。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不断巩固提高。11家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完善了服务功能,拓展了服务内容,提升了服务质量;调研出台《关于对困难老人提供居家养老服务工作实行经费补贴的通知》,对全区534名困难老人提供由“政府买单”的“基础性”和“选择性”生活照料服务,共在38个社区开展了实质性居家养老服务工作。我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富有成效,中央电视台《道德观察》栏目进行了采访报导。农村居家养老服务工作取得突破。出台了《关于农村行政村开展实质性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实施意见》。去年共有11个行政村开展居家养老服务工作,超额完成了市里下达完成8个村的任务。按照农
<< 上一页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