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办公室还是审判庭这种正式场合法官们无疑不面临当事人的责难。这实在一种无奈也是一种悲哀,而上级的指示和干扰无疑又加剧了这种悲哀。最后,审理工作是可以灵活处理的这与我想象中教条式处理方式是又很大不同的例如,一起离婚案件的审理过程中,虽然双方对离婚没有异议,但由于被告拒不到庭,法庭就不能进行缺席判决,因为这涉及到人身关系,后来法官几经周折才拨通了被告的电话,电话中询问了被告的意见之后才最终作出准予离婚的判决。这使我不得不佩服法官们经验丰富,表面上看起来法官与平常人没什么两样,可一到工作中就会发现他厚积薄发和机智灵活。然而我另一发现就是合议庭基本上是合而不议,每次记录都是书记员按固定模式从前面的审判记录中抄录一段话就完了不知道这是不是另一种灵活处理呢?
另一方面,通过连日来的学习让我有了一个深切的体会:理论知识掌握得还远远不够。很多理论上的问题都不是目前就能够理解的往往碰到一个案子的具体问题就得去翻阅法条。实践技能也不牢,很多基本社会方面的能力仍欠缺锤炼。具体来讲就是课堂上的教学侧重理论知识的掌握,而对实践方面却很少涉及。这致使我实践过程中经常捉襟见肘。很多情况下,一些司法操作过程中的小事对我来说都很陌生,也经常使我感到束手无策。后来跟法官们沟通中我逐渐明白,这次实习仅仅只是一个开始。任何法律工作者都必须在这些过程中点点滴滴地去积累。临行前,法官还大发感叹说我实习时间偏短,要我以后多找机会锻炼。因为法律实践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只有不断将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当中,然后从实践中得出新结论并重新指导实践才能算得上是一个合格的法律工作者。
现在却有了一种从未有过的豁然开朗的感觉。愈来愈发现自己对法学有了兴趣和信心。从法官们身上,或许这次实习最大的收获是本人观念的转变。以前曾经认为法学这门学科暗淡无光。感觉到对法律工作的热爱,而他行动也证明了这一点。正是这种强大的信仰力量使他能够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如此压力和强度之下始终保持勤奋踏实的状态为社会为人民带来公平与正义。想,要达到这种境界我路还很长。当下所能够做的就只有用大量的理论知识武装自己,培养法律思维和其他基本社会人文素养。
想向所有为我实习提供过帮助和指导的区人民法院的工作人员以及我指导老师致谢,最后。感谢你为我顺利实习所作的帮助和努力。实习虽然很短,但我从中感悟了很多,相信它将有益于我整个人生生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