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组织部门与执纪、执法、信访、计生、审计等部门的信息沟通,切实增强了干部监督工作的整体合力特别是深入整治用人上不正之风工作开展以来,按照中央的要求和省委、市委“一年打基础、三年有改善、五年见成效”总体部署,制定了贯彻实施<关于深入整治用人上不正之风,进一步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的意见>工作方案》和整治工作年度安排意见,并修订完善了领导干部谈话办法》和《干部监督工作督查员管理办法》建立了干部选拔任用全程记实、一报告两评议”和干部选拔任用信息公开制度,较好地落实了广大干部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探索实行差额选任制度,将空缺的4个县区党政正职岗位确定为公开推荐岗位,通过召开全市领导干部大会,差额推荐产生8名考察对象,对2名团市委副书记人选确定6名考察对象进行了差额考察,市直两个正职领导职位和七县区开展了差额选任试点工作,通过“四差额”办法,选任了市商务局长和环保局长。认真落实《党员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实施办法》组织全市800多名县处级干部对个人有关事项进行了全面报告。积极建立选人用人群众满意度民意调查制度,全市组织开展了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万人问卷调查,并根据调查结果,结合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征求到意见建议,专题研究制定了进一步改进和加强组织工作的意见。
二、主要问题与原因
近年来全市干部监督管理工作呈现出不断加强、整体推进的态势。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总的来看。但按照新形势和新任务的要求来衡量。需要认真研究解决。
一是一些部门和单位对干部监督工作重视不够。从根本上讲。思想上存在模糊认识,加强干部监督管理工作。关心和爱护干部的具体表现。但有些部门和单位特别是一些主要领导认为干部监督管理是纪检、组织等部门的事。对自身班子成员及干部疏于教育,不敢监督,缺乏有效的管理办法。
二是干部监督方式方法需要进一步改进。干部面临的环境日趋复杂。干部监督的任务和难度也越来越大,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干部活动的范围日趋广泛。现有的监督手段、监督网络、监督方法都有不相适应的地方。比如有一些干部思想上变质、犯错误,主要在八小时之外,而八小时之外的情况具有复杂性、隐蔽性和分散性,采取什么方式对领导干部“生活圈”社交圈”家庭圈”进行有效监督,还缺乏管用的手段和方式方法。
三是对一些重点领域的监督需要进一步拓展。干部监督的重点及时转移到干部选拔任用和领导干部两个方面。对如何加强“一把手”用人行为的监督、如何追究用人失察失误责任等重点问题,随着形势和任务的变化。但在具体工作实践中。缺乏深入探索研究。
四是干部监督管理长效机制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协调机制不够完善。致使一些职能部门对干部监督管理工作重视不够,一些职能部门对干部监督管理的职责不够明确。特别是缺位约束机制尚未建立。没有真正形成监督合力;有些制度对干部选拔任用监督工作提出正面要求多,具体实施细则少,与制度配套的奖惩措施跟不上,实施效果不够明显。
主要有三点:一是个别领导干部监督意识不强。个别领导干部缺乏接受监督的自觉性。甚至有个别领导干部存在官本位”思想,存在以上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主观的也有客观的既有领导干部自身的也有体制机制方面的归纳起来。对监督有误解和抵触情绪。把监督视为对自己的不信任、不放心,存在不让监督”不愿监督”现象;一些领导班子主要领导重业务而轻管理,致使对干部监督管理工作思想上不重视,配合上不积极,抓班子带队伍的职责履行不充分。二是有些部门和单位作用发挥不充分。有些相关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