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主要做法与成效
全市各级党组织及其组织部门坚持从严治党的方针。以制度建设为抓手,近年来。以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为主线。以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和领导干部日常监督管理为重点,不断健全完善干部监督工作机制,狠抓各项工作任务落实,全市干部监督工作整体水平得到不断提升
一)抓基础。强化督促检查。广泛学习宣传的基础上,干部任用条例》等干部政策法规得到全面贯彻执行。始终把加强督促检查作为贯彻好、执行好《干部任用条例》等干部政策法规的有效措施。积极探索完善督促检查方式,做到三结合”即,坚持定期检查与平时检查相结合,把每半年开展一次督促检查工作常态化,常抓不懈。同时,充分利用平时领导班子考核、拟提拔干部考察、调研等机会,采取问卷调查、个别访谈等多种形式,对各县区、各单位贯彻执行干部政策法规情况进行深入了解,及时发现问题,督促落实整改;坚持普遍检查与重点抽查相结合,既注重检查对象的普遍性,做到全覆盖,又注重对一些重点单位的回查回访。特别是随着公、检、法等部门干部管理权限的调整,对一些问题比较突出的单位,定期不定期进行回查回访,并实行干部监督员联系制度,及时沟通信息,强化监督管理;坚持与组织工作目标责任书考核相结合,每年初与各县区签订责任书,年终统一进行考核,统一评定等次,统一实行奖罚。对《干部任用条例》执行不好,干部选拔任用中问题比较突出、群众满意率比较低的县区,实行“一票否决”制,不得评先选优。今年以来,根据省委组织部《干部任用条例》检查流程图,制定了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检查办法》并认真总结检查经验,完善检查程序,规范检查工作,提高了检查质量。通过这些措施的落实,全市各级党组织贯彻执行《干部任用条例》等干部政策法规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得到普遍增强,识人用人水平有了新的提高
二)抓关键。规范选任程序。不断进行规范和完善,选人用人公信度得到进一步提高紧扣推荐提名、考察考核、酝酿协商、讨论决定四个关键环节。普遍实行考察预告、差额考察、票决、任前公示、任职试用期和征求意见、任职备案管理等制度,有效提高了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公信度。一是着力规范完善推荐提名制度。去年,市部分县党政主要领导空缺后,市委通过召开全市领导干部大会进行推荐提名考察人选,干部任用初始提名权方面迈出了实际步骤。此基础上,今年又制定了选拔任用县(处)级领导干部初始推荐提名试行办法》推荐提名主体、提名程序、提名方式、提名责任等方面进行了规范和完善,特别是明确规定了单位党组织、领导干部、个人、群众、民主党派和群众团体以及组织部门等七个提名主体,实现了提名主体的多元化。具体实践中,坚持多种提名方式综合运用,相互印证,有效提高了推荐提名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二是着力规范完善干部考察工作。具体工作中,坚持做到四个注重”即注重考察组成员的综合素质,选拔纪检、组织、宣传、政法等部门业务骨干42名,建立了相对稳定的干部考察队伍;注重规范考察工作流程,普遍实行考察预告、差额考察和延伸考察、实地考察,并制定了干部选拔任用文书档案管理办法》比较规范地建立了干部选拔任用文书档案,为实施责任追究提供依据;注重扩大群众参与的广度和深度,对民主推荐和谈话对象作了明确规定和要求,实现了参与主体广泛性与代表性的有机统一;注重思想政治素质考察,将干部的学习培训情况以及社交圈”生活圈”纳入考察范围,建立了干部任前书面征求纪委意见制度和考察对象执行计划生育政策情况审核制度,有效防止了干部“带病提拔”带病上岗”问题的发生。近年来,先后有5名干部因违反计划生育政策而取消提名资格。临洮县积极推行“十步考察法”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