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技术支撑。总量控制是一项崭新的环境管理制度,又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技术性强的工作,其内容涉及污染防治的各个方面,有许多相关的技术问题需要解决。因此,要在充分借鉴兄弟城市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根据我市的实际情况积极组织高校、环境可研单位等技术力量,开展总量核定、分配及大气和水环境容量等总量控制相关技术的研究和试点,加大科研经费的投入,为我市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的深入开展做好强大的技术储备。
(五)实施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工作思路。
贯彻省委、省政府对污染物排放实施总量控制的要求,遵循先易后难、创造条件、循序推进、分步实施的原则,通过5至10年的努力,最终建立科学、系统、以环境允许纳污容量为核心的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体系,从而为实现环境质量全面达标,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保证。
在区域环境质量近、远期目标已确定的基础上,实施分步推进的战略。第一步:以工业源的排放总量控制为主线,加强各类污染源的排污申报。同时开展总量控制试点与研究,制订和完善相应的总量控制政策、法规。第二步:实施区域(流域)近期环境目标总量控制,初步建立总量控制体系,有步骤地开展排污权交易试点。第三步:全面推行所有污染物的环境质量达标总量控制,基本建立较为科学、系统的总量控制体系。分三步实施的关键是第一步能否顺利实行,并为下一步打下基础。实施方案第一步工作内容有:一是建立我市总量控制实际可操作执行的程序法规和相关制度;二是提高排污申报登记的质量和覆盖面,建立和全面实施排污许可证制度;三是按总量控制要求改进建设项目管理办法;四是稳步推行排污口计量信息化,实现各污染源排污口排污信息的联网;五是开展大气、水环境质量目标总量控制方法的研究;六是开展总量控制试点,选定一个区、县展开试点;七是加快监测的建设和加强监察力量;八是逐步实施流域断面水质达标控制;九是重视清洁生产和重点实用治理技术的推广工作;十是积极探索农业等面源污染防治措施。
总之,要加强环保创新服务平台建设,通过控制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腾出经济发展所需的污染物排放总量空间,在保护环境的同时,营造良好的创新发展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