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烟叶收购违法违纪
(一)表现形式
烟叶收购中的违法违纪现象,其表现形式千差万别,但归纳起来,大体有以下几种。
1、极个别收购点内部的工作人员工作责任心不强,不认真执行收购标准,擅自抬级或压级收购,同时收人情烟、关系烟和内部小工烟。
2、极个别收购点内部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之便,相互勾结,空填烟叶收购单据进行贪污;或以次充好,贪污级差款;或指使其家属直接倒买倒卖烟叶进行贪污。
3、极个别收购点内部的临时工与承运烟叶的驾驶员相勾结,将收购点烟叶运往它点(称)出售,进行贪污。
4、极个别收购点内部工作人员,涂改烟叶收购单据,抬高烟叶收购级别或空加烟叶数量,加大收购资金金额进行贪污。
5、极个别收购点内部工作人员将自己的低次等烟叶,不经验级就过磅入库,打包混入收购点烟叶一起装车调入县公司仓库,直接按抬高后的调拨级别开制单据进行贪污。
6、极个别收购点内部工作人员盗卖收购点烟叶进行贪污,或把收购点资金挪作它用。
7、极个别收购点内部临时工对烟农吃、拿、卡、要。
8、极个别收购点随意克扣烟叶收购小工工资。
9、极个别收购点为违法收购烟叶的烟贩子提供仓库、包装物、调拨单等,有意扰乱收购秩序。
(二)特点
县级公司烟叶收购工作中违法违纪现象主要有以下特点:
1、贪污、受贿案件时有发生,吃、拿、卡、要现象严重。
2、案件具有隐蔽性,且涉案金额较大。
3、案件由单个作案向集团作案发展。
4、作案手段狡猾,作案思路清晰。
5、案情复杂、多变,工作难度较大。
6、乡、村干部参加烟叶收购的违法违纪案件率增高。
二、违法违纪现象产生的成因
县级公司烟叶收购工作中,违法违纪现象产生的成因十分复杂,追根溯源,从其产生的情况看,既有个人方面的原因,也有组织方面的原因;既有社会方面的原因,也有历史方面的原因;既有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原因;既有法制不健全方面的原因,也有经济根源的深层次的复杂原因,究其具体的原因,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社会方面的原因
从社会环境看,目前我国正处在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的改革关键时期,一方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完善极大地推动了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另一方面,在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过程中,人们的思想观念也经受商品经济大潮产生的种种诱惑的考验。由于相应的法制不健全带来的制度不完善,以及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一些漏洞,使得少数收购人员由于受社会不正之风和西方不良观念的影响,人生观、价值观发生扭曲,一切向钱看,在烟叶收购中乘机捞一把。总认为“不捞百不捞,捞了也白捞”。
(二)制度方面的原因
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渡时期,客观上有一个转型磨合的过程,这个过程由于缺乏科学的管理制度,难免就会产生一些漏洞。近年来,烟草企业由于在专卖政策的保护下,为职工谋求了丰厚的福利待遇,高财富的积累给极少数个别私欲膨胀的职工提供了贪欲的物质基础。同时,烟草行业的效益和优越感又助长了一些人贪图享受的欲望,加上有效的约束机制未及时跟上,少数收购人员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