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县城建设与管理的几点设想
针对存在的问题,我们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全新的思维、全新的举措推进县城建设与管理。
一要确定目标。近三年县城建设管理的目标概括来讲,是三句话,即:一年打基础,两年上台阶,三年大变样。“一年打基础”,就是20*年通过一系列重点工程的实施,进一步拉开县城框架,使县城发展的基础更加夯实;“两年上台阶”,就是到2010年县城的市容市貌有明显改观:“三年大变样”,就是到2011年,“一河两岸”、“一城两区”的城市发展格局进一步展现,城市发展空间进一步拓展,城市功能更加完善,城市品位明显提升,一个环境优美、特色鲜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休闲旅游城市基本形成。
二要明晰思路。一个城市如何发展,最核心的是要确立这个城市的“灵魂”是什么,是要体现这个城市的风格是什么,是要展示这个城市的特色是什么,唯有如此,我们才能在城市的建设和发展上有清晰的思路和定位,才谈得上制定科学的发展战略。那么,*县城的“灵魂”是什么呢?我认为,*是革命老区,是一块红色的土地,我们城市的灵魂就应该体现出老区的精神气质,并要体现开放创新文明的时代精神风貌。*县城的风格,必须体现我们与其他山区县城不同的鲜明个性,包括建筑风格、景观设计、城市布局、人文内涵等必须成为*县城与众不同的标志,打造独树一帜的“皖西南山城”形象,*县城的特色,就是我们的山城特色、生态特色、旅游观光特色。因此,在县城发展思路上,应逐步构建和完善具有山区特色的城市发展框架与体系,建设新城区,改造老城区,打造新亮点,有重点、有步骤地推进城市发展。要充分利用我县四面环山、一水穿城、植被良好等地形、地貌和生态环境条件,并充分利用“大别山烈士陵园”和独立二师等红色文化,积极营造和谐统一、独具匠心的城市环境景观,以彰显*山城的特色和魅力。
三要强化措施。首先,要抓好硬件建设。一是抓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在县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今年要完成“三道一桥”工程建设,即完成城关至莲云快速通道、天堂西路主体工程建设,力争完成南园大桥至建设桥滨河西路二期建设,完成金山桥改造等。“三道一桥”的建设将全面拉开县城发展骨架。《政府工作报告》中还提出,今年要推进或完成“四场、二中心、一站、一气、一楼”建设,即完成山货大市场一期、城西菜市场、金太阳广场、垃圾填埋场建设;完成开发区到县城污水管网铺设和南园、回龙、开发区垃圾中转站工程,开工建设县职教中心教学楼、学生宿舍楼和中洲小学迁址建设,整合资源,启动县综合性文体活动中心建设;推进县城新客运站、管道天然气和县医院综合楼、公厕、健身场所建设。以上重点市政工程建设若能如期完成,必将为县城的加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二是抓好城市景观建设。2010年,请国内一流的设计专家来我县进行城市景观设计。在设计理念上,我认为必须体现*县城市的“灵魂”、风格和特色。具体来讲,将县城的各主干道两旁的风景树,用我县的杜鹃花和茶树,并配以石雕。那一棵棵燃烧的杜鹃花是*红土地的象征,是*老区人民的精神气质的体现;一簇簇葱绿的“*翠兰”茶树是*蓬勃向上、开放创新的精神风貌的体现;一座座造型不同的石雕是*山区人民纯朴、勤劳、勇敢的精神形象的体现。这就是*县城的“灵魂”,而且与众不同,个性鲜明。同时,不同街道的路面、路灯、风景树、楼房等设计出不同的风格,县城的每座桥也风格迥异,力求一路一景、一街一色,充分展现*的个性和特色。特别要科学利用好*的山水资源优势,精心打造“山水相依、城在绿中、水在城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