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盘活资产发展集体经济,再确保村民收入的可持续增长的总体规划。制订并落实了具体的帮扶措施,确保帮扶工作收到实效。
(一)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为扶贫开发工作夯实思想基础
科学发展观核心是以人为本,解放农民的思想是做好扶贫工作的关键。我们在把握村民思想动态的基础上,多次召开村两委、党员、村民座谈会,引导村民们树立四个新观念:1、树立生态经济、市场经济和商品经济的新观念;2、树立勇于实践,大胆探索,敢为人先的新观念;3、树立坚持发展,依靠发展才能解决各种矛盾的新观念;4、树立起投入与效益要相适应的新观念。
(二)大力扶持传统支柱产业,因地制宜,发展新兴种植业。
食用菌是*村传统的优势产业,也是农民收入的主要渠道,现阶段在食品安生产整治中,村民花菇种植量大幅度减少。但该村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销售渠道、种植规模、生产技术等显著优势,在此背景下,我们本着继续稳定食用菌种植这项主导产业的目标,推行科技创新应用和珍稀菌类引入的方案。1.推行二次套袋花菇。2.发展反季节香菇(即夏菇)。分析生产情况及市场前景,使菇农对反季节生产香菇有较深的感受和更新的认识,再利用得天独厚的地理、气候优势和种植技术推广夏菇,建立起一整套促进夏菇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3.积极发展其他食用菌生产(如黑木耳等),确保食用茵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在稳定主导产业的同时,我们以市场为导向,引导村民发展新兴种植业。通过对市场供求的了解,邀请农业科技人员实地考察,向*村广大农户推广“心香”迷你蕃薯种植,这一产品在市场上需求量极大,对技术性要求不高,经济效益高,是一个短平快的好项目,可扶持成为该村继食用菌后另一个支柱产业。我们为了更好地帮扶*村,对引进“心香”迷你蕃薯种植做了大量地工作。1.考察。得知青田腊口镇试种小蕃薯已成功,我们与当地科研人员取得联系,并邀请县农业专家组织人员带领村委书记与村委主任以及部分村民奔赴腊口镇学习考察,农业专家得出*村非常适宜种植小蕃薯,可以进行大面积种植的结论。2.选种。青田腊口提供的蕃薯苗为0.5元一株,如果从农科院引种自行育苗,每株可节约0.3元。为了降低种植成本,我局组织人员从省农科院“心香”研发基地购买300斤蕃薯种送给*村,在专家的指导下,由各自然村里有一定种植技能的村民进行种苗培育。3.种植。种苗培育出来后,有组织、有计划地发放给村民们种植,预计20*种植面积将达到200亩,可为村民们增加20万元的收入。
(三)成立合作社,推进产业化扶贫,努力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立足当地资源优势,以生态产业发展为主导,以致富能手为带头人,成立农产品专业合作社。为了改变传统的生产经营方式,结合*发展实际,帮助*村成立以村支书、村委主任为主要负责人的“*梯田农副产品专业合作社”,农民签约成为社员,开发系列生态农副产品。合作社负责提供苗木、传播技术,再统一收购产品,统一加工,统一销往市场,打出“生态牌”。通过“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新型农村生产模式,以“生态、绿色、环保”为宗旨,积极利用生态资源的可再生性,建立特色种、养基地,形成特色农产品“产、加、销”产业链,打响“*梯田”这一品牌,从根本上解决村民发展难的困难。
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帮助农民拓展增收渠道:1、扩大茶叶种植本文来自面积。20*年茶叶种植面积将增加100亩,预计可使村民们增加40万元收入;2、野山笋合理挖掘利用,加工成腌笋、笋干、焖笋后销售,预计将为村民们增收10万元;3、野生猕猴桃与新西兰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