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 当前是推进交通新一轮大发展的关键期,也是交通改革、发展、稳定等各种深层次矛盾的凸现期,更是实现我县交通科学发展的重要机遇期。我们一定要积极迎接挑战,强化责任意识,坚定信心、勤奋工作,努力推进全县交通事业科学发展。
一、积极应对挑战,增强信心
尽管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但做好交通工作仍然有更多有利条件和积极因素。
(一)国家拉动内需政策提供了难得机遇。为应对金融危机,中央和各级政府先后作出加大投资、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一系列战略决策,把交通建设作为加大投资的重要领域。基于此,只要我们保持强烈的政治敏感性和大局意识,增强工作的预见性、主动性,顺势而为,就一定有所作为。
(二)重大改革实施为理顺交通体制机制提供了良好契机。长期以来,交通系统虽运作机制协调有序、运转顺畅,但随着形势变化,仍存在着体制不顺、机制不活、责权脱节、效率不高的问题,燃油税改革不但为理顺交通体制机制、彻底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有利时机,而且使交通摆脱长期以来为征费而管理、为生存而工作的尴尬身份和局面实现身份和职能的回归提供了平台。聚精会神抓建设,一心一意搞管理,全心全意服好务将成为交通的主要职责。
(三)我县发展基础和后劲支撑已具备。经过一代又一代交通人的共同努力,我县交通基础设施体系已建立,布局日臻完善,规模不断扩大,运输服务和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安全保障能力明显增强,公路瓶颈制约状况正在缓解,境内拥有高速公路、国道、省道3条,县道14条29.65公里,乡道17条182.1公里,村道648条1262.9公里,至今年年底,全县所有村(居)都能通水泥(油)路;长江黄金水道63公里,可以利用的岸线资源5公里;全县现有营运车辆3618台,其中货运车辆2450台3274吨,客运车辆1168台11557座,客货运企业21家,从业人员达5713人。2008年,全县客货运输量分别为830万人和728万吨,客货运输周转量分别为61190万人公里和43280万吨公里,这一切均表明,我县交通在服务县域社会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显著增强,具备了向更高水平发展的条件。
(四)交通地位作用的社会认知度日益提高。人民群众越来越深切地体会到交通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支持、配合、参与交通建设和管理的热情越来越高。在村村通工程建设中,乡村集体经济组织筹资、企业家献资、社会能人志士捐资、人民群众集资、干部职工助资、许多工程队垫资,这一个个可歌可泣的场景就是极其生动的说明。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对交通工作的重视程度明显增强,政策扶持、资金上倾斜给交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证。
(五)队伍素质和能力有新的提高,经过多年的锤炼,我县交通干部职工政治上更加成熟,工作上更加积极,“交通人精神”进一步彰显,在百年罕见的低温雨雪冰冻天气面前,全体干部职工夜以继日、除冰扫雪、送饭送水,保畅通,保平安;在赤日炎炎似火烧的酷暑,工程技术人员拉尺数袋、取芯检测,为建设工程保质量、保安全;在万家灯火的除夕之夜,运管人员放弃与家人团聚的机会,指挥交通、疏运旅客,为更多的旅客保顺利、保团圆。这一切,为我们战胜困难,推进科学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保证。
综上所述,当前我县交通发展挑战与机遇并存,只要我们正确把握、精心运作,完全可以变被动为主动,变挑战为机遇。面对挑战,信心是金。我们一定要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坚定信心,迎难而上,奋发进取,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