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全会通过的《决定》吹响了新一轮农村改革的号角,农村基层干部的综合素质也应不断提高,对驻村勤廉督导的作用也充分显现。从我镇近年来实施的勤廉督导制度的情况来看,总体情况是好的,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现状
近年来,我镇实施了以联村镇干为主体的勤廉督导员制度,坚持每周六下村督导检查,帮助村认真谋划经济发展的措施和方案,化解一些矛盾和问题,督查村干部廉洁自律、遵守党纪法规等有关情况,并按时填写《驻村督导工作情况登记表》和《转办单》。受到基层群众的好评,同时也受到党委政府的肯定。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具体表现在:
1、督查不力,动作迟缓。少数督导员借部门工作繁忙、工作事务多,很少时间下村,对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的完成情况督查不力,动作迟缓,有的长时间不下村,只凭打一两次电话了解情况,导致基层村工作位次靠后。
2、汇报不实,决策难定。有的督导员不下村工作,不去调查研究,工作不实,问题看不准,下情不熟悉,向领导[此文章由21秘书代写网 https:///独家原创]汇报时凭想象,凭听说,领导找他了解情况时,汇报不真实,敷衍搪塞,(村干部向领导汇报情况与他所反映情况前后不一),导致镇党政负责人对该工作的判断和决策难下定论。
3、形象不佳,吃喝打牌。个别督导员下村工作期间不注意自身形象,喝酒、打牌、钓鱼,有的酒喝多了在群众中造成很坏的影响。
4、上推下卸,互相扯皮。少数勤廉督导员对村民提出的热点问题漠不关心,对疑难信访问题不是去协助村认真化解和协调,而是推到相关部门和村干部头上,自己站在高山上看戏,领导找他谈话时,推卸责任,导致问题更加复杂。
5、工作不实,浮于表面。有的督导员下村工作不是切实负起责任,帮助基层村解决一些具体问题,而是走过场,对基层需要帮助解决的事情不闻不问,对少数干部违纪违规现象不纠正、不制止。
二、原因
1、素质不高,责任心不强。少数镇干素质不高,作风飘浮,没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对镇党委政府、纪委布置的重点工作不去加强研究和落实,而是草草了事。有的成了传话筒,不去督查指导,导致村干部和群众的不满。
2、依赖思想,听之任之。少数联村镇干不驻村工作,听村干部汇报,遇到重点工作,打电话,发信息,不去落实,到开会时,不去了解具体情况,听之任之,造成工作的被动。
3、意识淡薄,主动不够。个别督导员为人民服务的意识淡落,不去关心群众,了解群众,帮助群众,宣传群众,倾听群众的呼声,不去主动化解群众的矛盾,而是官话一大把,实事不能力,导致群众不满意,写信、上访、举报的发生。
4、制度不严,纪律松懈。由于没有严格的责任考核制度来规范和约束督导员的工作行为,年终考核打和牌,犯了错误不追究,导致一些责任心不强的督导员放任自流,驻村工作期间,名义上下去,实际上家去,再加之服务水平不高,督查力度不够,自身素质不高,使一些地方督导员成了空架子、虚摆设、传话筒,产生了一些不良行为。
三、对策
今年以来,**镇党委在认真贯彻落实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过程中,针对少数驻村勤廉督导员下村期间责任心不强、形象不佳、督查不力、工作滞后等状况,在重新聘任22名驻村勤廉督导员并颁发《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