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本文主要从培植农村致富产业、改善提高群众生活、积极培育文明村风、突出抓好规划整治、切实加强班子建设进行讲述。其中,主要包括:统一思想认识是新农村建设的前提条件、加强班子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环节、优化经济结构是新农村建设的中心任务、壮大集体经济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依托、改善基础条件是新农村建设的当务之急、整治村容村貌是新农村建设的突破口、推进改革开放是新农村建设的强大动力、精神文明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提高农民素质是新农村建设的根本措施、规范村级管理是新农村建设的基础保证等,具体材料请详见:
近年来,我市各级按照*总书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本着“整体规划、分类指导、以点带面、全面推进”的原则,结合开展“百千万”帮促工程,培植了一批新农村建设的示范村庄。最近,我们对部分示范村进行了专题调研,感觉收获很大,很受启发。从调查情况看,这些示范村主要有以下几个共同的特点:
一、培植农村致富产业。加快生产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是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在推进新农村建设中,各示范村都把种植结构、产业结构调整作为中心工作来抓,本着“一村一品、一乡一业”以及市场化、产业化、规模化的要求,努力构建致富产业。主要类型:一是大力发展特色农业。比如,*东古城镇*村引进果树新品种和先进的管理技术,建成了鲁西名、优、特、稀果品生产基地,红富士、大樱桃、丰水梨、绿宝石梨、油桃等8个系列60多个特优品种,年产优质水果650万公斤,远销国内各大中城市,并打入了国际市场。20*年,该村人均纯收入达到1.2万元,村级集体积累1500万元。二是积极发展畜牧业。比如,*镇*村依托*集团和健发食品公司大力发展规模饲养场,全村拥有3000只规模养鸡场16处,规模种鸡场5处,规模孵化场6处,500头奶牛饲养场2处,规模养猪场4处,养殖业已成为村民增收的重要渠道之一。20*年该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了9000元。三是突出发展民营经济。比如,*镇*村充分发挥区位资源优势,大力招商引资,建成了占地4平方公里的工业园区,发展民营企业23家,其中投资3000万元的企业3家,总资产2亿多元,形成了塑编、面粉、纺织、玻纤四大企业群体,年上交工商税收200多万元,村集体年收入100多万元,集体经济积累达到了1500万元,存款5万元以上的户达到了70%。四是积极组织劳务输出。比如,高唐县琉寺镇营房村加强劳务信息服务,开展劳务培训,帮助外出务工经商人员办理各类手续、解决资金困难、解除后顾之忧,创造了劳务产业发展的良好环境。目前,营坊村劳务输出人数达到436人,占全村人口总数的41.7%;年劳务输出收入达到600多万元,占全村经济总收入的60%。
二、改善提高群众生活。随着生产的发展和群众收入水平的提高,富裕起来的农民对提高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从调查情况看,各示范村都把改善群众生活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来抓,取得了积极成效。一是改善基础条件。比如,*区北城办事处耿庄村修整道路4条,长2000米,村内主干道硬化率达到100%;进一步完善排水系统,清挖排水沟3000米;投资27万元修建中心街、*街,实现三纵三横,做到了户户通油路;按照一路两沟的规划,铺设下水道3000米。二是优化居住环境。比如,*区*镇*村,随着富裕程度的不断提高,绝大多数农民已不满足于“一溜堂屋五大间,*大门东南栏”的传统住宅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