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较多。这一方面表现在外部发展的软环境不优、服务不到位。虽然,我县今年是招商引资和整治优化投资环境年,但仍有一些部门或个人从局部利益出发,作风霸道,无视发展规律,设关设卡,吃、拿、卡、要等问题仍然存在。另一方面,道路等基础设施较差,扶持措施也不到位,贷款难、信息不灵、技术缺乏的问题仍然存在。广大农村基层党员干部虽有致富的主观愿望,但较差的外部环境制约了他们的发展。
二、以上存在的这些问题,原因虽是多方面的,但通过调研,我们认为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队伍结构不优。尤其是农村党员队伍老龄化问题严重。在全县9759名农村党员中,55岁以上的有3606名,占40%。这些老党员受中国传统观念的影响,在子女成家立业,温饱问题得到解决后,已感到非常满足,无心再冒市场风险去闯。从调研情况看,55岁以上的3606名老党员中,自己从事有发展项目的仅占7.6%。
2、思想观念不新。市场经济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一种风险经济和规模经济。但农村基层党员干部中,除老党员外,仍有部分人由于受小富即安思想的影响,缺乏把产业进一步做大做强的进取意识,总感到虽然我靠别人发展,企业规模也不大,但与其他群众相比,收入仍然比较可观。从调研情况看,一般的作坊式企业年收入在15000元左右,按家庭3口人计算,人均收入5000元,相对于我县农民人均年收入2571元来说,接近翻了一番,家庭生活自然过得比较殷实。为此,便满足现状,不思进取,这也是我县农村党员干部致富项目层次不高,抗击市场风险能力差的重要原因。
3、扶持措施不实。县直部门尤其是农、林、水、科技等部门,直接担负着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责任。但对他们扶持的具体措施及效果缺乏硬性的考核指标,导致一些部门仅仅是为了应付上级检查,在具体工作中走过场,扶持措施缺乏针对性,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如对农村致富中最缺乏的资金和技术问题,农林部门虽也下派了一些科技指导员,但指导效果如何,没有与下派人员的待遇、考评等挂钩,活动结束时也没有进行实效的检查。信用部门虽从效益的最大化考虑,开展了创信用户、村、乡镇等活动,在解决农村贷款难问题上起到了一些作用,但大部分农村党员干部的贷款仍然非常困难。我县共有280个村,农户125942户,而仅有28个信用村,2000个信用户,党员信用户就更少。
4、部门配合不力。目前,对农村发展的支持上,各部门都是立足本单位角度去干,各吹各的号,各唱各的调,缺乏一个具体的牵头抓总部门,在指导和扶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上没有整体规划,一些部门在提供服务和给予扶持时不能因地制宜,求真务实,导致在具体支持措施上缺乏系统性和连续性。如技术支持不能做到有的放失,今天科技部门下乡宣传培育经果林前景好,效益高,而明天林业部门下去进行的技术指导却是如何种植竹类,这不仅让基层党员干部感到无所适从,也使他们难以得到最急需的技术指导。花鼓乡王冲村人均山场达7亩,近年来,该村根据上面的宣传,在村党支部的带领下,大力发展板栗种植,按当前市场行情,每亩收入可达400元左右,农民得到了实惠,也迫切需要板栗修枝、治虫和控篷等技术。但在退耕还林中,县、乡林业部门从全县整体林业布局考虑,板栗丰产技术指导的重点在凤桥乡,竹林培育技术指导的重点在花鼓乡,这样相对王冲村而言,技术指导就缺乏了针对性和实用性。
三、解决问题的对策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结合我县实际,我们认为要进一步提高农村基层党员干部的带头致富本领,必须用足用活“双培双带”这个载体,制定科学全面的总体规划和年度实施计划,将任务分解落实到各职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