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总书记提出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从本地实际出发,科学进行规划,落实各项措施,推动新农村建设的健康发展。
启示之二:加强班子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环节。农民群众说得好:“有个好班子才能建个好村子”。各示范村之所以能够走在新农村建设的前头,关键在于这些村的两委班子过硬。在推进新农村建设中,一定要把加强村级班子建设作为关键环节来抓,特别是要选配好村支部书记,真正让那些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创业意识较强及自身致富和带领群众致富能力较强的优秀党员,挑起建设新农村的“大梁”。
启示之三:优化经济结构是新农村建设的中心任务。这道理那道理,增加农民收入是硬道理。要把新农村建设的真功夫下在培植农村致富产业上,以市场为导向,以本村的资源、区位、人才、现有项目为基础,以推进农业产业化、农村工业化、乡村城镇化为主攻方向,按照“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要求,把发展现代农业、民营经济和农村二三产业有机结合起来,尽快使农民的腰包鼓起来。在此基础上,加快农村各项社会事业发展步伐。
启示之四:壮大集体经济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依托。从**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发展情况看,*的刘庙、*府区的*、冠县的田马园、茌平的小杨屯等,都是集体经济实力比较强的村庄。他们的经验告诉我们,在市场经济新形势下,积极探索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路子,通过盘活集体资产、租赁经营、承包经营、股份经营等形式,加快集体经济发展步伐,可以更好地改善公共基础条件、发展公益事业、增强村级组织的凝聚力和号召力。应该说,这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个根本特点和优势。
启示之五:改善基础条件是新农村建设的当务之急。基础条件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农村经济发展的快慢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本着“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统筹规划、科学安排”的原则,通过争取政府投入、引导社会投入、鼓励农民投入、加大集体投入、引进外地投入等多种形式,加快改善通路、通水、通电、通有线电视、通宽带网等方面的基础条件,为新农村建设创造良好的硬件环境。
启示之六,整治村容村貌是新农村建设的突破口。各村的基础条件不同新农村建设的工作重点也不一样。但无论基础条件好坏,新农村总要有个新面貌、新气象。要从各村实际出发,远抓新村规划建设,近抓村居环境整治。新村规划建设要坚持从实际出发,撤并弱小村、改造空心村、培植特色村。有条件的村庄,要积极推广节地、节材、节能、美观、舒适的新型农村住宅。村庄人居环境整治,要以“三清”(清理粪堆、清理垃圾堆、清理柴草堆)、“四改”(改水、改厕、改灶、改圈栏)为重点,以“六化”(硬化、净化、亮化、绿化、美化、气化)为目标,全面治理“脏、乱、差”问题,创造整洁、舒适、文明的生活环境。
启示之七,推进改革开放是新农村建设的强大动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勃勃生机来源于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开放的不断扩大。先进村之所以先进,主要是他们走在了改革开放的前头,调动了内部各个方面的积极因素,借助了外部力量,形成了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的强大合力。比如,他们有的完善双层经营机制,引导土地流转,强化统一服务,加快了现代农业发展步伐;有的走公司加农户产业化经营的路子,提高了农业综合经济效益,大幅度增加了农民收入;有的从优化经营环境、扩大招商引资入手,大力膨胀民营经济,促进了二三产业的快速发展;有的通过企业化、集约化、规模化、标准化,加快发展畜牧养殖业,拉长了农业产业链条,展开了现代农业格局;有的着眼于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