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就扶持谁的原则,实行定点培植、重点引进,尽快培育一批特色龙头企业。
3、抓特色产业培育,扩大生产基地规模。要坚持“发挥优势,突出特色,相对集中,高产高效”的原则,以提高质量,优化结构为重点,把林业和中药材作为全县产业化发展的主导产业,做大做强。尽快建设一批千亩以上连片林药种植区,发展一批林药专业大户、基地村、重点乡镇,不断提高产业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因地制宜培育和兴建一批有地方特色的优质产品和产业基地。通过3—5年的努力,把农业产业结构调优,规模做大,推动农业产业化不断向深度进军,力争两年内建成以洛阳顺势药业有限公司为龙头,以20万亩中药材为基地的豫西中药材种植大县。
4、完善组织体系和机制建设。通过有意识地组建经济合作组织、中介组织、专业市场,将产业发展的诸环节联结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确保产业按照一体化的方向顺利发展。以小城镇建设为载体,下大力气抓好农副产品直销市场建设,实现千家万户的分散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市场之间的有效对接。积极组建各类专业化中介经纪人队伍,鼓励更多的有经营才能的人参与到产业化营销体系中去,实现农副产品的转化增值。通过组织体系的完善,带动基地建设,推动产业发展,最终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的。
5、加强扶持引导。农业产业化的主体是企业和农户,政府的主要工作是搞好规划和政策扶持,帮助解决产业化经营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重点要做好引导、支持和推动三方面工作。要加大产业宣传力度,定期发布产业信息,引导重点产业发展。防止盲目生产给农户造成的损失。要通过资金投入、政策倾斜和基础设施建设,支持重点产业发展。搞好科技服务和技术指导,为产业化发展提供有力的科技保障。设立农业产业化发展专项基金,将财政扶贫、以工代赈、农业开发、扶贫信贷等资金捆绑使用,集中投入产业化经营。要进一步规范市场秩序,调整产业结构,推动重点产业发展。
6、强化保障机制。建立农业经营风险保障机制,保护农民合法经济利益。以农民专业协会为基础,逐步建立政府扶持,协会会员自愿参加的生产风险基金,帮助农民自我保护,调动农民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积极性,促进农业产业化和农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