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是具体的、历史的,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要求,呈现不同的内容和特征。我们必须把握不同时期党员先进性的基本特征,根据不同的历史条件和中国革命、建设的需要,针对不同行业、不同群体党员的特点制定和确立不同的内容。在新的历史时期,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根本的是必须立足于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自觉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来指导每个党员的言行。评价一个党员是否具有先进性,除了做到根据党的性质、纲领、宗旨和党的基本理论确立的质的规定外,具体要看党员是否做到以下几点:
认真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定理想信念。
坚持正确的政治立场,严守党的政治纪律。
牢记党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牢固树立发展意识,努力做好各项工作。
坚持党的组织制度,遵守党的组织纪律。
增强法制观念,严格依法办事。
艰苦奋斗,清正廉洁。
加强道德修养,发扬社会主义新风尚。
不合格党员主要是丧失共产主义理想信念,革命意识衰退,不履行党员义务,不发挥党员作用的党员,其主要表现是:
理想信念动摇。
政治思想消极。
宗旨观念淡薄。
革命意志衰退。
组织纪律涣散。
工作作风飘浮。
廉洁自律松懈。
道德行为扭曲。
组织生活散漫。
其他方面不合格表现。
各级党组织应根据自身党员特点,在做到坚持先进性与广泛性的统一、坚持继承性与时代性的统一、坚持长效性与阶段性的统一、坚持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的前提下,按照党章规定,突出时代性要求,把握本系统、本行业党员的规定和特点,制定党员先进性的标准和明确不合格党员的主要表现,尽可能地细化和具体化,增强评价鉴定工作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以便党员遵循。
(二)建立党员队伍的教育培训机制
共产党员的先进性不是天然的,从一定意义上讲是教育出来的,教育是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重要途径之一。建立一种行之有效的、持之以恒的党员教育机制,是保持党员先进性的客观要求,也是建立学习型政党和学习型社会的时代需要。
1、建立教育培训机制应遵循的原则
党员教育有自身的特点和教育规律,教育机制的建立必须遵循这些特点和规律,用改革的精神创新党员教育机制,增强党员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1)与时俱进,突出教育的时代性。实践在发展,改革在深化,理论在推进,由此决定了党员教育从内容到形式必须与时俱进,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站在时代发展的前沿,努力使广大党员的思想水平和知识水平紧跟时代前进的步伐。
(2)注重实效,体现教育的针对性。学能管用,有的放矢,是党员教育的突出特点。立足这一要求,党员教育机制的建构必须突出以下几个环节:一要针对广大党员的思想和工作实际,把握广大党员的思想脉搏;二要把握好好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层次党员群众的现实需要;三要针对改革发展进程中涌现出的现实问题,解疑释惑。
(3)创新形式,增强教育的吸引力。逐步改变过去那种机械的、灌输式的、说教式的教育方式,采取灵活多样的、党员喜闻乐见的、丰富多样的教育形式。
(4)改进学风,建立动态的教学内容体系。理论联系实际,是我党历来倡导的马克思主义优良学风。党员教育一定要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建立一种开放的、动态的教学内容体系。
2、党员教育培训的内容与方式
(1)教育培训内容。围绕提高党员自身素质,增强保持先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