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而当今中国人过年的主要消费也依然是用在了“吃穿”上,收入水平相对处于社会底层的农民自然也不例外,春节期间农民的消费结构表现为以吃穿消费为主,主要是一些衣食住行等生活必需品的消费,其次才是部分一定限度的发展型和奢侈型消费。以下简单列举通过调查得出的这方面农民的消费结构和主要内容:
1、食物消费
由于传统习俗和经济条件的因素,食物消费必然地成为了农民过春节的首要消费。但是这方面的消费主要还是集中于生活必需的低档品,如蔬菜水果等,但是春节的消费拉动作用也使烟酒鱼肉之类商品十分走俏。以下列举一些在农民过春节时消费范围和数量较大的商品:
(1)蔬菜和菌类、海产等基本品:①大白菜、小白菜②白萝卜、胡萝卜③葱、蒜苗④藕⑤芹菜⑥青椒⑦蘑菇、木耳⑧蛋类⑨海带、紫菜⑩其他蔬菜制品等
(2)肉类:①猪肉②牛肉③羊肉④各种鱼⑤鸡(鸭、鹅)肉等
(3)水果:①苹果②橘子③香蕉④葡萄⑤柚子等
(4)烟酒副食:①香烟②白酒、啤酒③糖果④瓜子⑤其他各种副食等
(5)其他食品
通过对一些农村集市的走访和同一些农民的交谈,在以上所列举的各种商品中,猪肉、鱼、鸡肉、藕、酒、瓜果等商品的消费面最广,90%以上的农村家庭会消费这些商品中的全部或大部。
2、衣着消费
“穿新衣,戴新帽”是我国人民群众过年的传统习俗,在经济条件尚不是很发达的广大农村地区,平时人们对衣服的需求是很疲软的,因此,服装类商品的主要供给和需求通常发生在春节期间。而由于这种传统过节习俗的“体面需求”和季节因素的双重作用,人们在这方面的消费主要还是集中于羽绒服、其他棉衣棉裤、西装等实用外套。据粗略调查,90%以上的家庭会在过年时为家庭成员添置新衣,60%以上的家庭会为每个家庭成员添置新衣。诸如这种由传统节日习俗和经济条件提高所引起的消费热,在农村春节市场和整个经济发展中占据着不可忽视的地位。然而,不得不提的是,在繁荣的农村春节服装市场背后也存在着质量、价格、服务等多方面的问题。
3、家居条件消费
“二十四,扫房子”是广泛流传于我国民间的俗语,说的就是过年前的腊月二十四日,要对自家房屋进行清扫,这不仅是一种正常的生活需求,同时也隐含着一种扫除晦气,辞旧迎新的美好期望。当前,凑着过春节的喜庆氛围和较为宽松的消费心理,对家居环境进行一些装饰也成为农民过年消费的新亮点。但是由于时间和财力等方面的限制,多是一些局部性小范围的改善,如对厨房环境的改善等。
4、交通运输消费
春节期间,是一年中人员和物资流动的极度繁忙时期。中国人过年最讲究的恐怕就是“一家团圆”了,因此每逢春节必然会有大量各类回乡人员的流动,而繁荣的春节市场也使这段时间的商品流通异常繁忙。因此,“春运”这个极富中国特色的词汇每年春节前后都会牵动亿万人的心。车票也因此被称为春节期间最为紧俏的商品,而交通运输业被称为春节期间最赚钱的行业。由此而引发的一系列交通运输和社会问题,总是会成为春节前后很长一段时间各种媒体关注的焦点。体现在农村来说,主要是一些在外工作和上学的家庭成员回乡消费,其次是一些农民和其他农村工商业者抓住春节这个商机,从事商业活动的商品流通运输费用。归结起来不外乎客运和货运两大块:
(1)客运:主要由常说的“三流”组成,即民工流、探亲流、学生流。在外务工的打工人员、在外工作的亲人和春节放假的学生,其交通费用是来自农村的一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