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部门监管工作、计量基础工作对企业重要性的宣传工作没有及时跟上,企业内部计量管理工作的缺失,造成企业计量管理滞后。在认识上,企业不懂计量或不愿在计量方面投入的现象比比皆是:有一大型新兴重工制造企业和一大型船舶配套加工企业,他们的负责人就跟我们讲:“我们没有计量器具!”(其实企业厂门口有一台80吨电子汽车衡),该重工制造企业还拒绝我们进行的计量监督检查。另一规模较大、起步较早的原国有企业改制的民营企业老总表示,办厂几十年,从没听说过计量管理与计量器具!还有相当一部分企业搞不清楚什么是计量器具,反映出企业对计量工作重要性的认识还存在相当差距。
2、管理上的差距
由于认识上的不足,反映在企业计量管理上差距主要表现在:一是计量器具的配备上偷工减料,有些必备的计量器具(如经纬仪、水准仪)相互借用情况较多,有的涉及到人身安全的工作场所如舱段内喷吵、刷漆等部位应配备的可燃气体测爆仪也不愿配置,现场焊接用的钢瓶上的氧气表、乙炔表配备少,且损坏现象严重。对用于焊接质量检查用的射线探伤机也缺配严重;二是管理层面上,部分企业无专兼职计量管理人员,大部分企业计量器具无台帐,强检与依法管理计量器具没有按期检定,不检、逃检、少检、拒检情况较为严重。对于国家要求的强制检定的计量器具,如汽车衡、氧气表、乙炔表、集中供气站用的压力表、钢卷尺、测爆仪等检定率相当低,依法管理的计量器具如经纬仪、水准仪、射线探伤机、焊条烘箱、焊机用的电流、电压表,电工用的万用表等几乎没有进行检定或校准。
3、质量控制方面的差距
在调研过程中,我们就造船、钢结构焊接质量控制过程向企业进行了咨询,特别是焊接质量检验用的射线探伤机的配备向企业进行了调查。企业的质量控制主要还是依赖外部专业检测机构进行检验,企业内部的质量控制还是凭经验。在这种情况下,造船企业很少配备生产过程自使用的质量控制设备,也不配备相关的专业人员。对于行业内部组织的检查或认证,采取外检一部分应付或相互借用计量器具敷衍了事,影响了企业的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如何更有效地引导企业加强自律,从标准计量、质量检验、特设检验等方面加强管理,从提高产品质量提升品牌效应入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引导企业、服务企业,把企业做大做强,是摆在我们质监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三、调研取得的成果
这次调研活动,我们近距离接触了企业,了解了企业的需求。在企业的积极支持与大力配合下,检查人员按照计量管理的要求,逐家企业、逐个厂房、逐个仓库进行现场查看与登记,帮助企业建立计量器具的强制检定与依法管理台帐,协助企业完善计量管理制度,指导企业配备必要的专兼职计量管理人员。通过一个多月的调查研究,我们建立了与企业的沟通管道,向企业宣传了计量法律法规,基本摸清了企业计量工作的现状。检查人员还向企业发放了质监服务联系方式,企业也对我们技术机构的检测能力和检测手段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为加强后续服务打好了基础。
四、建议
调研工作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结束,虽然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但我们感触最深的是虽然船舶装备制造业在*地区已成为一个重要的经济版块,有相当一部分企业管理规范,各项制度落实到位,但就*区船舶工业集中区的修造船企业来讲,由于没有专门的政府管理部门并缺乏行之有效的监管手段,既没有市场准入制度,也没有施行许可证管理,没有必备的计量器具要求,企业为追求“短、平、快”经济效益,不配备必要的计量检验仪器、不建立相关的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