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工程,集蓄雨水是解决山区工程性、季节性缺水,帮助农民摆脱贫困和发展生产的有效途径,是缺水山区实施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措施。近几年来,我市建设了一批水利三小工程,为广大缺水地区的群众解决了生产生活用水难,为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水利三小工程越来越得到农民群众的喜爱,被人民群众誉为“民心工程”。现在“三小工程”在农民群众发展农业,生产致富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如息烽县鹿窝乡农民张银科,全家4口人住在不足50平方米的木屋里,由于当地水资源匮乏,在未修水池前,他家承包的2亩水田只能改种旱作物,吃粮靠买,生活十分贫困。在20*年冬,他借款8000多元在加上国家的补助资金,修建了2个100立方米的小水池。水池蓄水后,张银科找到了致富路,他先是种植牧草,然后又在家发展养兔。当别人问他为什么先修水池不修房子时,他高兴的说:“我先把水池修好,一可以灌溉2亩水田,解决吃饭问题,二嘛种草有水浇,养兔有水喂,只要找到挣钱的路子,还怕盖不起房子吗”。
二、主要措施和经验
(一)强化项目组织领导,保障项目全面完成
各级领导给予农村沼气水利三小和坡改梯建设工作以高度重视,加强了对农村沼气水利三小和坡改梯工作的领导力度,并将沼气、水利三小建设列为本级政府为民拟办的实事项目,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将责、权、利划分清晰,并给予尽可能的支持,主动督促、协调项目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为顺利完成项目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严格执行检查验收标准,确保项目全面完成
农村沼气水利三小和坡改梯项目的检查验收,严格按《关于贵州省农村沼气建设的实施意见》、《*市“四改一气”农村生态能源建设项目验收标准》、水利三小和坡改梯行业和地方标准,对项目进行督促和检查,采取“一听二抽三看四问”的方法,实地抽样检查与逐户检查相结合的方式,统一组织考核验收,严把质量关,所有项目均通过市级验收,杜绝了弄虚作假,保证了项目高标准、高质量完成。
(三)切实加强项目资金管理,保证项目顺利进行
根据《农村沼气建设国债项目管理办法(试行)》、《农业部基本建设财务管理办法》和*市财政管理制度,加强农村沼气水利三小和坡改梯项目资金管理,以规范各区、县(市)沼气水利三小和坡改梯建设专项资金的用途,监督各区县项目资金的使用情况,作到专款专用,保证项目的顺利进行。通过检查,全市各区、县(市)均按照资金管理办法的要求,设专人、专账管理项目资金,并设立了专户、专账管理、专款专用,做到流动正常化、管理规范化、开支合理化。同时,在每年项目完成后,还需由项目实施区、县(市)财政局、审计局对项目资金进行检查,并出具财政决算和审计报告,对项目资金规范使用、管理和监督起到了良好的督促作用,无一挪用、挤占和截留项目。
(四)群策群力,充分发挥农民的主观能动性。
对于农村沼气水利三小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