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程实施和任务完成情况
(一)沼气池建设
1、工程建设情况
20*—20*年,省建和国债给我市的建设任务为22000口(其中省建任务21000口,国债任务1000口),项目总投资7*0万元,其中省级投入2100万元,国债资金100万元,市、县级匹配984.8万元,农户自筹3855.2万元。通过检查,上述项目按照制定下发的《农村沼气建设国债项目管理办法(试行)》、《农业部基本建设财务管理办法》和其它有关规章规定,严格执行批复内容,管理规范透明,所有资金都已足额到位,资金管理和使用规范,建设质量达到设计标准,工程已全部完工并通过市级验收。
2、工程实施效果
项目的实施,促进了"猪-沼-粮"、"猪-沼-菜"、"猪-沼-果"等生态农业模式的发展。自项目建设起,每年配套完成了沼肥综合利用25万亩,粮食作物沼肥利用20万亩(次),示范2.5万亩(次),果蔬沼肥利用5万亩(次),示范0.5万亩(次),沼液养猪3万头,对农业生产起到了重要的辅助作用。在“三沼”综合利用方面,我市在修文县龙场镇建成晚番茄气调保鲜库14座,可保鲜晚番茄49.5吨,农民利用贮藏延长番茄保鲜期,作为反季节蔬菜上市销售,卖价高,获利好,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在推进沼气示范点建设过程中,以沼气带动园、林、路、水、卫的综合治理,实现“五统一”(改厕、改圈、改灶、改路和沼气池建设“五统一”),发展了庭院经济新构成模式,实现了“家居明亮清洁化,庭院经济高效化、农业生产无害化和小康生活具体化”的目标。
乌当区永乐乡是*市首批循环经济试点之一,利用该乡果蔬种植传统,结合沼气池建设,按照无公害农产品技术规程,推广“三沼”综合利用,对该乡的蔬菜种植达到无公害标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无公害蔬菜附加值高、市场广。使农民尝到了无公害蔬菜种植的甜头,种植面积也扩展为现在的4000多亩,成为名副其实的菜篮子基地。该乡的发展和变化已成为我市农村能源建设的亮点,对项目建设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
(二)基本农田建设
1、工程完成情况
20*-20*年度,省下达我市以坡改梯为主的基本农田建设和配套小水池任务为12000亩和687口,涉及一区四县(市)18个乡镇。经过一个冬春的努力,共完成12314亩,为任务数的103%,建成小水池687口,容量达2*24立方。在资金方面,该项目扶贫资金总计应到位428.7万元(其中:坡改梯资金360万元,小水池建设资金68.7万元),实际到位425.7万元。该项目严格按下达的计划实施,资金管理严格按财政扶贫资金管理要求“专户存储,专账管理”,实行县级报账制,并按时竣工验收,各项资料完整,管理规范。
20*-20*年度,省下达以坡改梯为主的基本农田建设和配套小水池任务为12460亩、1244口,涉及一区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