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是对理事长的职责定位和履职监督要到位,规避“一长独大”和盲目决策现象。
——加强内控机制建设,增强风险防范能力。农村信用社要结合自身特点,形成完整的内部控制体系。重点是加强人的管理,控制管理好各岗位、各个操作环节的工作人员,做到既能控制具体操作人员又能控制高管人员,克服内控制度“控下不控上”的弊端,使内控制度能够覆盖各岗位、各职位、各部门、各环节,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实现合规操作、管控风险的目的。
——坚持审慎经营理念,科学制订考核指标。农村信用社行业管理部门要从实际出发制订行业发展规划,消除过分追求账面利润给基层社带来的经营压力问题。在考核指标上既要充分考虑盈利性,又要考虑规模小、人员少、力量薄弱的现实条件,做到追求利润与防范风险的有机统一。
——搞好内审稽核体系建设,增强查纠功能。农村信用社要进一步加强内部审计稽核队伍建 设,配足配强稽核人员,把业务精湛、作风正派的人员配备到稽核岗位,建设一支精干高效的稽核队伍。同时,制定具有可操作性和可控性的稽核监督工作责任制,进一步明确稽核部门的监督职责、权利和义务,增强内部审计稽核部门履职的权威性和独立性。
——实施人力资源改革,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农村信用社行业管理部门,要把推进劳动用工、薪酬分配
和干部人事改革作为转换经营机制的突破口,尽快完善劳动用工机制,严格机构编制,面向社会招录高素质人员,推行全员合同制并推行竞聘任职、上岗,合理分流富余人员。改革薪酬分配制度,理顺薪酬体系,实行按岗定酬、以绩取酬,建立科学绩效考核分配机制,变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
——注重员工教育培训,提高员工综合素质。良好的员工素质是提高制度执行力、规范经营行为的基础。农村信用社行业管理部门要把员工教育培训工作纳入农村信用社长远发展的战略性规划,着力提高员工职业道德、业务技能、文化素养和经营管理水平,适应行业竞争和业务发展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