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块磁石,不仅有良好的投资环境,而且有一个能干事干实事的班子,让我们来了就不想走,干了还想大干,投了还想再投”。兰西为企业服务,逢年过节不是企业拜政府,而是政府拜企业,做到了“感情倒挂”;为企业服务没有节假日,不分礼拜天,做到了“时间倒挂”;经常出钱为企业办实事,肯于感情投资,做到了“金钱倒挂”。兰西正是用这种真心诚意的服务,引进了香港企业纺织公司、哈尔滨阳光公司等各类企业50多户,出现了投资者心系兰西、创业兰西,竞相开发亚麻产业的热潮。为筑巢引凤,他们从政策服务上切入,专门出台了《“中国亚麻城”建设促进办法》,对域内外创业者一视同仁,不设坎,不设限,放手发展,尽最可能地为创业者提供便利。在吸引外商的同时,兰西县还在调动千家万户发展亚麻编织业上做足了文章,通过以典型引路,用典型说话,让民众实实在在地感觉到做亚麻是一条致富的捷径,极大地调动了群众发展亚麻编织的积极性。现在兰西的亚麻编织企业和编织户遍布城乡,规模大到上千万元,小到几千元不等,有的就是利用自家房屋进行作坊式生产。兰西公司就是从几台织机的小作坊起步,短短两年实现了滚动式发展,一跃成为兰西规模最大、机械化程度最高的现代化编织企业,投资规模达到1200万元,年加工能力20万套,安排就业867人,年人均增加收入6300元,“兰亚”商标成为全省著名商标,产品远销到北京、广州等国内各大中城市及欧洲、中东等国家和地区。为提升亚麻产业的发展层次,他们引导80家企业参与成立了兰西县亚麻行业协会,制定了亚麻编织品地方标准,统一标识,规范经营行为,提供信息、市场、技术等服务,参加宽领域的合作竞争。兰西发展亚麻产业根植于民众,唤醒民众投资创业热,让民营经济唱主角,激活了产业开发的潜能和动力,找到了一把推进产业开发的“金钥匙”。
兰西在脱贫解困进程中找准了定位,选对了路子,显现了良好态势,迈出了可喜步伐。虽然他们距离真正意义上的脱贫解困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他们以经营为重点的创业实践,无疑会使我们引发一些深层次的思考。
兰西的实践告诉我们,经营之路不仅大有可为,也大有作为。用经营的办法不仅可以换来资本,引进技术,盘活存量,做强产业,也可以扩大财源,增加投入,办好事业,造福百姓。与兰西状况类似的弱县如此,比较有实力的强县也如此。尤其是要实现跨跃发展,与全省同步建小康,任务十分艰巨繁重,树立起象兰西那样的负重奋起,全民创业的经营理念,就显得特别重要。这几年海伦、绥棱等地在市场化办教育等社会事业方面也趟出了很好的路子,没钱办有钱的事,钱少办钱多的事,使一些看似不可能的事成为可能、成为现实。作为农业地区,市场化经营这个路子要一直走下去,而且要越走越宽,在各个领域作好经营实践。
兰西的实践告诉我们,劣势可以成为优势,优势也能成为强势。贫困是兰西的劣势,但他们把这一劣势做成了优势,谋得了支持,赢得了积累,攒足了后劲。各地都有各地的优势,在发展方向、目标取向、决策指向的选择上,要充分考虑对优势的利用和发挥。兰西主要有两大优势,一个亚麻产业,另一个是毗邻哈市,他们把对这两个优势的经营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了目前亚麻立县和市郊型经济并进的局面。省委常委现场办公会议要求我们要抓好“两靠”(靠哈尔滨、大庆),肇东、安达进入哈大齐工业经济带,哈市六区与我市六县正在开展对接合作,做好“两靠”文章,我们的优势就是特色资源,应该像兰西那样,立足于优势互补和利益双赢,用经营的办法使优势更优,强项更强。
兰西的实践告诉我们,市场要“做”,品牌要“炒”。兰西面向市场需求,运用市场方式,做成了全省独有、国内闻名的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