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作文网 >> 应用文写作范文 >> 工作报告 >> 调研报告 >> 正文
食品行业食品专业人才需求调研报告

>4.1 食品工业的快速发展急需大量的专业人才
1996年完成的全国第三次工业普查显示我国食品工业总产值在全国工业部门总产值中首次攀到了第一位,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从1997年至今,我国食品工业的产值始终在gdp总量中占第一位,食品工业的快速发展,促进了企业对食品专业技术人才需求的持续增加。调查发现,企业所需的食品人才中生产操作人员、销售人员的需求比较大,其中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应用技术型人才出现较大缺口。食品企业的职位需求主要集中在食品生产操作工、销售人员、食品检验工、食品制作工、食品包装工、一线qc、基层管理人员、食品加工设备操作工这几个岗位。
4.2 提高食品的营养与安全作用急需大量的专业人才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居民食物结构将迅速发生变化,这就要求现代食品加工行业必须改造传统的食品生产方式,进行食品深加工、开发新产品,提高食品质量和减少营养损失,为人们提供大量经济、安全、高质量的食品。
因为食品安全问题关系着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社会稳定,因此近年来食品安全受到社会越来越多的关注。2005年9月1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的《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实施细则》规定,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必须具有相应的食品生产加工专业技术人员,检验人员必须取得从事食品质量检验的资质,食品检验人员实行职(执)业资格管理制度。通过对业内有关人士的调查表明,目前我国食品安全人才缺口达80万。因而,培养优秀的食品营养与安全方向的人才势在必行,功在千秋[3~4]。
5 对职业院校食品专业教学改革的意见及建议
人才培养需要符合行业需求,要适合企业口味,学校在加强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同时,更加需要更多创造实践、实习实践的条件与机会[5]。
5.1 构建实践教学体系
当今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学校应该以能力培养为本位,针对食品行业人才岗位的需求,以科目课程改革为基础,对专业课程进行课程调整。根据现代食品企业需要生产操作工、食品销售人员、食品检测工、一线qc、基层管理人员、食品加工设备操作工等实际,调整课程的设置,将《食品工艺》调整为《果蔬加工》、《粮油加工》、《酿造酒工艺》、《软饮料工艺》和《乳品工艺》等工艺课程,同时增加了实验、实训、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增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5.2 实施“双证制”教育
为适应企业对从业人员职业资格证的要求,将“双证制”纳入教学计划,规定本专业学生必须取得至少一项职业资格证书方可毕业。实施校企合作,有效地提高学生职业素养、职业能力、实践能力及就业能力和就业率。
参考文献
[1] 黄卫萍,杨昌鹏,农志荣.食品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与培养探析[j].广西轻工业,2007(6):109~111
[2] 张有林,苏东华.食品科学的历史、现状及发展[j].食品工业科技,2004(1):139~141
[3] 任迪峰,王建中,张柏林,等.面向21世纪高等林业院校食品专业发展初探[j].中国林业教育,2006(1):18~21
[4] 张甦.高职食品专业技能的培养与企业需求结合模式的探索[j].科技信息,2007(30):236
[5] 李文钊,阮美娟,陈野.对食品工学课程实践教学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轻工教育,2007(1):63~64

 

 

上一页  [1] [2] 


  • 上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下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法院精神文明建设情况调研
       玉米淀粉产品市场情况调研
       国税局干部教育培训调研报告
       大学生创业现状调研报告
       女大学生参政状况调研报告
       女大学生就业情况调研报告
       国税局在岗培训情况调研
       创先争优带动农村经济发展调研报…
       旅游经济争先创优情况调研
       农村创先争优发展调研报告
     
    药房营业员假期见习小结
    党性自我剖析材料幼儿教育版小学…
    渔业安全生产暨乡镇船舶安全管理…
    民政局社会服务意见
    学习情况汇报
    睡眠日活动程序
    区税局年终总结
    教育局加强高中教学发展讲话
    药品经销人员年度小结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专题民主生活…
    餐饮食品监管工作安排意见
    食品安全专项整顿工作汇报
    食品药品安全办职责实施意见
    加强食品安全整治工作意见
    食品安全重点工作方案
    乡镇食品药品工作人员管理办
    农村食品药品安全管理实施意
    食品药品安全专项巡查工作意
    食品放心工程评估工作方案
    出租车行业管治工作方案
    调研报告

    Copyright 2010-2012 © 中国作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