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作文网 >> 应用文写作范文 >> 工作报告 >> 调研报告 >> 正文
农村创先争优发展调研报告

是规范运行。在起步阶段,由政府参与发动、组织协调,协会运转正常后,则逐步退出,由会员按章程民主推选负责人,实行民主管理。三是规范章程。指导合作组织完善各项制度,健全社员大会、董事会和监视会等内部组织,形成民主决策、合作服务和收益分配机制。超级秘书网https://

3、多元合作,灵活方式参与创建。鉴于农民日益增长的合作需求与农民合作能力不足、经济实力不强等矛盾,利用农村现有组织资源,走多元化培育农民合作组织的路子。一是经济技术部门领办。鼓励农技推广、畜牧兽医等部门发挥技术、资产、营销网络等优势,成立技术推广股份公司,鼓励科技人员入股创办实体,自建或联建黑木耳、圆葱等优势农产品示范基地,集聚科技力量,加快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群体扩张,促其真正成为推进一方经济发展、带动千家万户共同富裕的骨干力量。二是能人带头创办。多措并举激励大户快速成长,引导大户成立行业协会、同行公会、行业商会等中介组织,形成技术、生产、市场、信息联盟。支持专业经营大户、经济联合体、有技术专长的农民技术员或专业技术干部牵头领办,带动更多农户投入专业生产。立足县食用菌协会已有资源,以黑木耳繁育推广专家毕德金开发的系列菌种及技术威望为投资主体,积极与省内外院校、科研机构合作,吸引民间资本联办民营食用菌研究所,灵活开展多形式的无偿、有偿服务,实现民营化、市场化、实体化,带动食用菌产业加速发展。三是集体农户联办。积极倡导村组与农户联合兴办新型农村专业合作组织,以建立和发展产业协会、经济人实体及农产品购销网络为重点,鼓励农民打破地域、行业限制,积极向宽领域、多层次拓展,努力构建"联手闯市场、合作兴家园"的发展格局。四是龙头企业兴办。引导更多实力工商企业进入农业领域,将扶植合作组织与建设产品基地紧密结合,提升黑木耳加工集团、吉利集团等龙头企业与农户的关联度,扩张订单农业规模,创办企业与农户互利合作组织,发挥龙头企业外连市场、内连农户的链条作用,尽快形成从"土地到餐桌"的完整产业链,实现农产品在生产、加工、流通诸环节的多次增值,并使农民分享产业各个链条的利润,促进农民长效增收致富。

4、创新服务,积极完善组织领导。切实抓好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综合、协调、指导和服务。一是坚持"尊重民意"原则。明确农民在经济合作组织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尊重农民生产经营自主权、财产所有权,做到引导不包办、参与不干预,保证农民入退自由、互助合作,为会员提供所需经济技术服务,积极实行二次分配,让农民真正在参与过程中得到实惠。二是切实加强指导。实行领导干部和有关职能部门挂钩经济实体制度,切实提供技术、信息、资金等服务。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进行农产品注册和质量认证,实施品牌战略和标准化生产,创建"有机、绿色食品"、"无公害农产品"等品牌组织,参加国内外农产品展示、展销活动,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三是搞好典型示范。扶持现有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向其它行业延伸,在总结推广经验的基础上,培树一批管理规范、经济社会效益突出的合作组织典型,辐射带动更多农民联合致富。四是遵循市场规则。突出优势产业,推进经营体制创新,加快产业升级步伐,成熟一个,发展一个,先发展后规范,边发展边规范,以规范促发展,逐步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推进农村经济提速跃升。

 

上一页  [1] [2] [3] [4] 


  • 上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下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公务员性质调研报告
       办公室争先创优调研报告
       县农业局春耕情况调研报告
       200年农村信息化建设情况调研
       农村200年信息化建设情况调研
       司法局行政调研报告
       社区200年矫正情况调研
       司法局调解调研报告
       调解情况调研报告
       乡镇人大代表发挥作用调研报告
     
    学习能力培养报告
    地区全民健身运动会上致辞
    经济发展研讨会议讲话
    消防十二中队年安全总结
    保洁员完善卫生管理意见
    开展弘扬雷锋精神做文明员工思想…
    县委书记政协第十一届四次会议上…
    乡镇干部科学发展观民主生活会剖…
    用理想和纪律凝聚党核心先进性教…
    卫生局长护士节表彰会上讲话
    调动农民参与新农村建设工作
    乡镇创先争优工作方案
    农村社保试点实施工作方案
    农村饮水水资源保护管理办法
    农村低保政策实施工作意见
    农村党组织三联三促实施工作
    做好农村统计工作安排意见
    农村开展美化乡村活动实施意
    加强农村基层机构建设意见
    农村低保重新核定工作意见
    调研报告

    Copyright 2010-2012 © 中国作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