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召开的县十届人大三次会议上,*等代表提出了关于加快下山脱贫安置小区建设的建议。县十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决定将该建议确定为重点督办件。为了推进县政府及有关部门对该建议的办理工作,根据主任会议的安排,我们在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张宏雁的带领下,对我县下山脱贫安置小区(点)建设情况进行了调查。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县下山脱贫安置小区(点)建设进展情况
按照“政府引导、农民自愿、统一规划、分步实施”总体要求,采取集中安置和分散安置相结合的方式,开展下山脱贫工作。2,编制了《*县欠发达地区整体搬迁规划》,完成了《*盆地万人下山脱贫项目初步设计》,并被列入省重点工程项目,于是正式启动实施*盆地万人下山脱贫工程。该项目拟建立*等四个县级下山脱贫小区。管处又完成了《*县农民异地转移工程总体规划》。
经过努力,截至今年4月,已建县级小区2个,乡镇级安置小区点14个,全县已撤并行政村*个、自然村*个,实现下山脱贫*户*人。具体情况是:
(一)县级小区建设情况。一是筏铺小区:该小区规划用地*亩,拟安置*户*人。现已报批用地*亩,征用土地*亩,已进入小区第三期工程建设中,安置*等山区乡镇下山移民*户*人。该小区已成为全省最大的安置小区。二是西坌小区:规划用地*亩,拟安置*户*人。农户已基本入住新居,第三期工程也正在建设中,一、二、三期共用地*亩,安置下乡移民*户*人。其余规划土地*余亩因处于基本农田范围内尚无法实施。三是新溪小区:规划用地*亩,拟安置*人。因规划用地位于基本农田范围,一直未能实施,现重新给予了选址,完成了*亩(*公顷)土地报批及防洪论证,土地规划测量工作,进入征地前期准备阶段。四是铺门小区:规划用地*亩,拟安置*人。该规划由于处于基本农田范围,故一直未能实施。
(二)乡镇级安置小区点的建设情况。截止目前,已建*等安置小区及新处*等安置点14个。
二、下山脱贫安置小区建设中存在的困难和不足
(一)受土地要素制约严重。这是下山脱贫安置小区建设缓慢的最重要原因。这些难以启动的下山脱贫小区原均规划在农保田范围,造成土地审批困难重重,小区建设无法着落。铺门小区规划的*亩土地,四都小区第四期工程规划的*余亩土地,新溪小区原规划的*亩土地均在农保田范围;此外,受农保地、村庄建设规划、交通条件等多种因素影响,乡镇级下山脱贫点选址难也很突出。从而,严重影响了安置小区(点)的建设进度。因此,一些迫切要求下山的农户已开始自找地基建房。
(二)建设资金缺乏。县财政支持较弱,目前,各小区(点)的建设资金主要靠银行贷款、农户自筹、省市争取的项目资金解决。乡镇作为项目实施业主,前期启动资金和后期小区基础设施资金不足,从而影响了安置小区的建设进展。如新溪安置小区已重新进行了选址,并取得了第一期工程的用地审批。但据业主西屏镇介绍,光土地征用就需*多万资金,现因启动资金尚未着落而未能及时启动征地工作。
(三)政策兑现尚不到位。我县为了推进下山脱贫这项工作,先后曾出台了有关扶持政策,如小区基础建设补助资金,小区建设所涉及的耕地占用税、土地审批费等税费的地方部分实行即征即返,村镇建设配套费、征地不可预见费、白蚁防治费等有关地方行政事业性收费一律免收或先收后返,测绘费、建设设计费等有关服务性收费酌情减免等政策措施。然而,这些扶持政策在实际工作中尚未落实兑现到位,也一定程度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