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文化基础设施和文化载体建设,努力创造良好的工作学习环境和规范有序的办公场景,全区组工干部做到了有专门的办公室,专用的电脑、打印机、传真机,工作效率不断提高。认真落实“三个留人”机制,切实加强人文关怀,充分理解、信任和尊重干部,在队伍搭配上扬长补短,在岗位安排上扬长避短,在干部保护上扬长容短,对表现优秀、实绩突出的组工干部进行表彰奖励,及时提拔重用。同时,积极开展思想交流和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文体活动,建设了以关心帮助、团结友爱、和谐统一为重点的团队文化。
3、加强学习锻炼,组工干部队伍能力日益提升。始终把学习锻炼作为组工干部获取知识技能和提高能力素质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制定《*区组工干部*-*年干部教育培训规划》,出台全区组干部学习培训、实践锻炼一系列文件,以干部教育的大培训促进干部能力素质的大提升。一是注重在学习培训中提升能力素质。通过集中学习、专题讲座、外出培训等多种形式和“三个一”(即一周选读一篇优秀论文、一月组织一次业务讲课、一季开展一次调查研究)、演讲赛、征文赛等多种活动,着力提高组工干部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3年来,共邀请中央党校、香港廉政公署、国防科大等52名专家学者给组工干部授课,选派27名组工干部到清华大学等高等院校进修,选派15名同志到省委党校组织部长培训班、市委党校组干班、区委党校中青年干部培训班、作风建设研讨班学习,组工干部学习培训达到200多课时,读书笔记达30000多字。注重学用结合,组织开展了十七大精神学习座谈会,围绕“打造新亮点,展现新形象”为主题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举办组工干部业务论坛,组织工作经验交流会等活动,切实提高学习实效。二是注重在轮岗交流和实践锻炼中提升能力素质。采取上派跟班、下派挂职、内部轮岗、双向交流等形式,对组工干部进行多岗位锻炼,培养既精通组工业务、又熟悉全局工作的“一专多能”型人才。3年来,在部机关和配合有关单位组织组工干部8次竞争上岗,共提拔交流调整干部34名,交流轮岗干部26名。选派了5名组工干部到省市委组织部和上级有关部门进行跟班学习,选派21名干部到新加坡等境外和上海等沿海发达地区挂职锻炼,有计划的选派了5名干部到信访部门、拆迁一线进行体验式锻炼,分3批选派了18名干部到村(社区)学习基层经验。三是注重在调查研究中提升能力素质。历来注重把调查研究和信息工作作为组织工作的一项基础工作,作为推动组织工作发展的一个基本方法,作为提高组工干部素质的一个重要手段,每年都给组工干部交题目、压担子,在组工干部中形成了全员开展调研信息工作的良好格局。*年,在全省领导干部征文活动中一篇文章获得二等奖,在全市先进性建设理论研讨会上,2篇文章获一等奖,1篇文章获三等奖。*年,《发挥企业下岗失业党员作用》调研报告获市委组织部党建调研文章二等奖。在市委组织部举办的“和谐社会与领导能力”征文活动中,3篇调研文章获一等奖,并荣获组织奖。信息工作也不断迈上新台阶,有100多篇组织工作的特色亮点信息在市以上电视报刊杂志发表,干部电子票决等一批信息转化为工作成果,成为推动组织工作创新发展的有力抓手。
4、规范内部管理,组工干部队伍作风明显转变。一是围绕组工干部的行为准则建章立制,出台《组织部工作人员守则》、《组织部长约谈制度》、《组工干部过错追究制度》、《组工干部定期下基层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在组工干部中大力推行首问首受责任制,制定相关的实施意见和责任追究办法,组工干部的责任心明显增强,工作精细化水平明显提高。二是牢固树立信访工作无小事制度,建立信访“绿色通道”,积极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