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区坚持以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为指导,在全区上下全面推行绩效考核与管理,通过目标制定、过程管理、考核打分和绩效改进等环节,建立了以绩效为核心的综合考核评价体系,用科学的方法考核评价班子和干部。实践证明,绩效考核强化了班子建设,改进了工作作风,激发了干部活力,促进了全区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
一、把握“三原则”,科学制订指标体系
一是导向原则。区委、区政府要求什么,考核就考什么。*年为“城管建设年”,就重点考核城市管理工作,*年是“项目建设年”,就重点考核项目建设工作。努力做到把绩效目标设定的过程,成为统一思想、明确方向、服务大局的过程。二是可考原则。制定考核指标时,尽量少出现或不出现描述性、有弹性的指标,能量化的尽可能转化为量化指标考核,尽量减少和避免可考性差的指标,尽可能向标准化、平衡化要求靠近。在指标目标值的设定上,充分考虑基数、参数和变数,按照富于激励性的原则合理确定目标值。三是差异原则。对区直部门的考核评估,一级指标基本一致,二级指标则考虑各部门职能职责,有针对性的考核各部门的工作重点、工作职能、工作特性。对街道乡的考核,充分考虑考核对象基础差异、工作重心、发展潜力等因素,力求目标符合各单位实际,不搞平均分配和“一刀切”。
二、坚持“三结合”,规范考核方式方法
一是分类考核与分层考核相结合。把全区所有单位分类进行横向比较,街道、乡、区直部门和市垂直管理部门分开比,街道、乡为一类,区直部门分成经济管理、社会发展、党群政务、执法监督四小类,垂直管理部门单独为一类考核。同时,把全区所有单位分层进行纵向比较,按领导班子、班子正职和班子副职三个层次,按一定比例评出四个等次,考出差异,评出优劣。二是组织评价与群众评价相结合。在组织评价中,评价主体分上级评价、同级评价和下级评价,三者有机结合。针对不同的岗位确定评价主体,如对正职的评价以区领导和分管区领导为主,副职的评价以本单位正职和相关科室负责人为主。在群众评价中,委托国家统计局*城调队开展,综合采取民主测评、问卷调查、行风评议等方式,扩大群众参与渠道。三是日常考核与年终考核相结合。采取年终考核、半年讲评、季度督查、月度报告等方式,变年终一次性考核为平时经常性考核,解决年终考核“一锤定音”片面性问题。对街道、乡财政税收等经济指标考核,按计划进度均衡完成任务占一定比例分值权重,分每月、每季、全年完成进度情况考核。建立各被考核单位的日常考核台帐,工作目标监控日常化。 https://
三、做到“三公开”,严格考核操作流程
一是公开考核标准。考核目标制定先由单位自报,职能部门分解,区绩效办综合拟制,汇编成征求意见稿,充分听取各单位及分管区领导的意见,经绩效考核领导小组会、政府常务会和区委常委会研究审定后,下发给各被考核单位。等次评定标准、获奖加分标准、结果运用标准等,以文件形式下发到各被考核单位,考核标准全公开。二是公开考核过程。制定考核办法时,以发放征求意见稿、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反复公开征求各层次、各单位意见。出台具体规则时,通过召开工作会议,下发通知文件,网上发布信息等方式,让大家了解考核规程。进行日常考核时,日常考核的扣分情况定期以通报形式下发至各单位。三是公开考核结果。每年的考核情况集中通报讲评后,区绩效办将班子考核结果、干部的测评考察情况、民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