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的主要方式,年度考核的周期性、动态性,有利于加强对领导干部的工作监督和管理,便于保证工作的整体性和连续性。做好任期目标考核,应当坚持年度考核与届中、届末考核相结合的考核方式,按照一般年度考核适当从简,届中、届末考核增加考察内容的思路,形成以年度考核为基础,届中目标考核为重点,届末目标考核为结果的大目标考核体系。开展好以年度考核为主要形式的平时考核,有助于全面、准确、及时地了解掌握干部的思想状况、工作状况及对新任职务的适应程度。做好平时考核:一应严格。考核不严,就会流于形式,形同虚设,不仅不能反映干部的真实情况,而且还会产生消极后果。二应公平。在考核工作中,考核人要排除干扰,实事求是,客观、全面、真实地考察和评价干部,要摒弃个人的好恶思想,防止用感情和偏见代替政策以及用主观想象代替客观事实。三应持久。要建立跟踪考察档案,将平时考核结论及有关材料装入考核档案,并跟随干部和干部档案同步转送,彻底改变过去不到提拔不考核,考核一次定一生的现象。
2、正确处理任期目标和干部绩效考核的关系,运用绩效考核的手段方法,科学评估领导干部任期目标的实现情况。工作实绩是干部德与才的集中体现和综合反映,对一个干部起着至关重要的决定性作用。实绩考核只有与责任目标结合起来,考核才有明确具体的依据和切实可行的内容,才能增加透明度,增强针对性,减少盲目性和随意性。同时,责任目标合理,考核才有意义。要准确把握,从干部履行岗位职责情况看实绩,突出个性;从干部取得的突出成果看实绩,反映能力;从一些突发性、临时性任务的完成情况看实绩,注重潜质,客观评价干部任期目标的完成情况和个人的能力素质。要充分发挥绩效考核中组织考核与群众评议、社会调查结合,定性考核与定量考核结合,以及考核技术先进的优势,解决干部实绩和群众公认程度的认定问题。
3、正确合理地运用任期目标考核结果,发挥考核应有的作用,实现干部能上能下。依据任期目标考核结果选拔任用干部,是任期制的生命力所在,也是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的关键环节之一。对考核结果的运用要体现公平效率原则,坚持考核结果与干部的使用挂钩。经考核完成任期目标、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应当连任,对其中德才素质好、符合干部使用条件的,可提拔使用或安排到重要岗位发挥作用;对不能完全兑现任期目标、实绩较差、群众认可度低的,在分清原因的前提下,可采取改任非领导职务、降职降级、责令辞职等措施;对不在处罚之列,但小错不断的干部,应予以诫勉,体现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达到防微杜渐的目的。进一步完善相关配套制度,加大离任审计力度,建立考核结果运用的检查监督机制,最大限度地发挥任期目标考核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