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受益。
我国正处在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教学内容的相对稳定与新知识的急剧增加形成尖锐的矛盾。处于改革开放时期的学生,思维敏捷、接受信息面广,再加上求知欲很强。这些都要求班主任必须象海绵吸水一样不断汲取新知识,以适应时代的需要。
班主任的高尚志趣和执著的追求产生于师生间的尊重、依恋、难分难舍的师生情意之中。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讲过这么一件事:一位有30年教龄的历史教师上了一节公开课。课上得非常出色,听课的人都入了迷,凝神屏息,竟然连做记录也忘记了。课后,有人问这位教师花了多少时间来备这节课。他回答说:“对这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而且,总的来说,对每一节课,我都是用终生的时间来备的。”这位教师把一节课备一辈子的精神,来源于他的师生情意之中。对学生疏远,抱冷淡态度的教师,是无论如何也做不到这一点的。
班主任负担重是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如何使班主任从繁重的班级工作中解脱出来,并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呢?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说:教师要想从繁重的工作中解脱出来,“就是读书,每天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天天不间断地读,知识就会象“潺潺小溪,每日不断,注入思想的大河。”班主任平时应多读书,多思考,对不懂的问题,聪明的办法就是不耻下问,向周围的同事求教,包括向自己的学生学习。一个人一生所具有的知识大多是靠自学积累起来的。现在许多教师认为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其实“一桶水”也不够用,应该有“活水源”。而这个“活水源”的获得,要靠自学能力。
班主任应重视教育实践经验的总结。班主任工作由“经验型”逐步发展为“理论型”,已是时代的要求。班主任生活在教育工作的第一线,面临着教育方面需要解决的众多问题和矛盾,有助于确定研究和总结的课题。班主任长期跟一个班,便于观察和追踪,实验研究。班主任是学生的知心人,易于发现“闪光点”和掌握学生的内心世界,这点对于德育研究具有特殊的价值。班主任应充分利用这些条件,及时积累材料,经过分析研究,从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来。苏联著名教育家赞可夫曾经对教师们说:“没有个人的思考,没有对自己经验的总结,没有对自己经验寻根究底的精神,提高教学水平就是不可思议的。”苏霍姆林斯基在中、小学任教时,坚持每天晚上记录教学情况,书写工作笔记,认真思考当天做过的工作,总结经验教训,30余年如一日,从不间断,也不敷衍,曾先后对2700名学生做过详细的记录,数十年后,他仍然能说得出“最难教育的”178名学生的艰难曲折的成长过程。从而,使他从一位没有师范院校毕业文凭的乡村教师成长为杰出的教育家。
古人说:“君子自强不息”,班主任应自爱、自重、自强,要以锲而不舍的顽强毅力勤学苦练,去完成时代赋予的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的重任。
五、辩证施教的教育方法
唯物辩证法是科学的方法论。班主任必须学习和掌握唯物辩证法,并运用这一科学的方法论来指导自己的工作,不断探索班主任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班主任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掌握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观点,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及其相互转化的观点,矛盾的特殊性决定事物的性质的观点等,并灵活运用这些观点去不断改进自己的工作。只有这样,才能使班主任在工作中锐意进取,善于开拓,勇于破除旧事物,创造新事物。这是当前摆在班主任面前的新课题。
班主任的教育活动具有创造性的特点。这一活动并无确定的规程,模式或方法可以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