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等。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实地走访,深入群众,了解他们在再就业以及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并及时地给予解决和帮助,提高了政府在群众心目中的地位,也是执政为民办实事的重要内容。
二、联系卡、公开信,情系群众,架起就业再就业的桥梁,社区就业应向企事业单位渗透延伸。
小小联系卡,恰似一张名信片,上面印有新华区就业服务局各科室的职能任务、服务项目、内容和联系地址及电话,令办事群众一看便知,一目了然,受到了人民群众的称赞。
致辖区国有(民营)企业的一封公开信,是区就业服务局以区政府名义发出的一封公开信。区就业局为把社区就业工作做强的同时,又将社区服务向驻辖区企事业单位大中专院校机关团体渗透延伸。过去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企业办社会,随着国有企业主体分离改革,都要推向社会,进入市场,高校后勤社会化、机关后勤服务社会化正在紧锣密鼓地大力推进。所有这一切都要求社区承担更多的服务职能,提供更加专业化、规范化、多元化的服务。社区内的企事业单位后勤服务吸纳就业的潜力巨大,只有工作到位,就可以开发出大量新的就业岗位。公开信以“再就业合作协议”的形式确定了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1、落实再就业优惠政策,强化再就业服务,加快就业服务体系制度化、专业化、社会化建设。
2、促进企业发展,增加就业岗位,扩大安置容量,发挥企业在就业安置中的主渠道作用。其合作的责任与义务:甲方免费为乙方提供咨询服务,指导乙方有效利用再就业优惠政策发展生产经营和兴办就业容量大的第三产业、中小企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并帮助乙方按政策规定办理各种税费减免手续等。目前,这项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当中。
三、“创业者协会”是创业者的家,而“劳动互助银行”则是社区居民邻里之间相互帮助的纽带。
今年上半年,区就业局创办了“创业者协会”,这一举措大大激发了下岗失业人员的创业激情。创业职工动情地说:“我们创业者有自己的家了。”区就业局局长郑雨深情地说:“创业者是拼搏者,他们可以在家中畅所欲言,谈谈成功的经验,谈谈失败的教训,可以取长补短,相互切磋,使自己少走弯路。同时,创业者协会对小额担保贷款的创业者跟踪服务及时指导”。
“劳动互相银行”是区社区劳动保障工作站在今年年初创建的一个“社区特殊银行”。这个“银行”存储的不是钱,而是劳动果实。当前,我市正在创建“首善之区”,中南社区劳动保障工作站和居委会积极响应上级号召,积极为构建和谐社区增砖添瓦,创建了“劳动互助银行”,这是新时期的一个新鲜事物。社区居民中的党员、志愿者发挥自己的特长、技能,为邻里居民无偿维修自行车、房屋、管道、理发、拆洗棉被、临时看管小孩等等,然后,将这些劳动成果记录在帐,存入“银行”,待自己遇到困难时,“银行”再安排有相应技术的人员上门服务。周而复始,良性循环,“银行”存支的是社区居民之间的亲情,是为构建和谐社区奉献的爱心。“劳动互助银行”密切了邻里关系,接近了邻里距离,为构建和谐社区做出了贡献。中南社区劳动保障工作站站长殷慧珍高兴地说:“我们的劳动互助银行受到了社区居民的好评”!
四、开发就业岗位应向城乡结合处或近郊延伸发展。
地处我市新华区城乡结合处乡村东处。站的创业人,是公司的总经理,年下岗失业。从总经理职位下岗,若大的落差使也曾郁闷彷徨过,一时间找不到平衡的支点。在乡劳动保障所所长的开导下,在家人的理解鼓励下,使出了勒绊自己思想的误区,树立了“下岗不失志,择业创新高”的思想信念。于年创办了站。创